抗的组词
抗常见的组词有:抗旱,抗美援朝纪念章,抗怀,抗喉,抗矫,抗浮,抗脚,抗心希古,抗旍,抗词,抗义,抗诉,抗古,抗礼,抗斗,抗厉,抗违,抗然,抗刭,抗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身,抗颜,抗隐,抗日军政大学,抗正,抗属,抗洪,抗脏,抗灾
词语 | 解释 |
---|---|
抗旱 | 抗旱 kàng hàn在天旱时,采取水利措施,使农作物不受损害:积极~。 |
抗美援朝纪念章 | 抗美援朝纪念章 kàng měi yuán cháo jì niàn zhāng1952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人员的纪念章。发给:(1)在朝鲜境内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切人员;(2)在朝鲜境内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中国医务、铁路、运输、翻译和参加停战谈判的工作人员,民兵、民工及其干部,记者、作家、摄影和摄制电影的人员;(3)因组织调动,或因伤、病、残,或因服务期满而回国的上述人员。 |
抗怀 | 抗怀 kàng huái1.谓坚守高尚的情怀。 |
抗喉 | 抗喉 kàng hóu1.犹展喉,放喉。 |
抗矫 | 抗矫 kàng jiǎo/jiáo1.矫情抗俗,高蹈。 |
抗浮 | 抗浮 kàng fú1.举瓠。 |
抗脚 | 抗脚 kàng jiǎo/jué1.搬运工的旧称。 |
抗心希古 | 抗心希古 kàng xīn xī gǔ抗:通“亢”,高尚;抗心:使志向高尚;希:期望。使自己志节高尚,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 |
抗旍 | 抗旍 kàng jīng1.举旗。 |
抗词 | 抗词 kàng cí1.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
抗义 | 抗义 kàng yì1.举义。 2.见"抗议"。 |
抗诉 | 抗诉 kàng sù检察院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 |
抗古 | 抗古 kàng gǔ1.上古,远古。 |
抗礼 | 抗礼 kàng lǐ彼此以对等的礼节相待:分庭抗礼|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
抗斗 | 抗斗 kàng dǒu/dòu1.反抗争斗。 |
抗厉 | 抗厉 kàng lì1.高尚严正。 2.声音高亢,容色严厉。 3.振奋。 |
抗违 | 抗违 kàng wéi1.违抗。 |
抗然 | 抗然 kàng rán1.志气高亢貌。 |
抗刭 | 抗刭 kàng jǐng1.斩首。 |
抗质 | 抗质 kàng zhì1.谓劫持人质以相抗。 |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kàng rì jiù guó shí dà/dài/tài gāng lǐng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由毛泽东提议并通过。内容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总动员;(3)全国人民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6)实行为战时服务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实现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 |
抗身 | 抗身 kàng shēn1.立身,置身。 |
抗颜 | 抗颜 kàng yán1.犹正色。谓态度严正。 2.犹面对。 |
抗隐 | 抗隐 kàng yǐn/yìn1.谓清高隐遁。 |
抗日军政大学 | 抗日军政大学 kàng rì jūn zhèng dà xué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1月由“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校址在延安。抗战胜利后,总校迁往东北,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
抗正 | 抗正 kàng zhèng1.犹刚直。 |
抗属 | 抗属 kàng shǔ指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军政人员的家属。 |
抗洪 | 抗洪 kàng hóng发生洪水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灾害:~救灾。 |
抗脏 | 抗脏 kàng zàng/zāng/zǎng1.高亢耿直貌。 |
抗灾 | 抗灾 kàng zāi灾害发生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