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的组词
抗常见的组词有:抗高,抗辞,抗日战争,抗性,抗古,抗颜为师,抗干扰,抗属,抗击,抗逆,抗魄,抗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正,抗拒,抗策,抗药性,抗足,抗脚,抗涝,抗矫,抗朗,抗颜,抗情,抗违,抗偶,抗玩,抗犯,抗争,抗进
词语 | 解释 |
---|---|
抗高 | 抗高 kàng gāo1.高尚。 |
抗辞 | 抗辞 kàng cí1.高深的言论。 2.犹严辞。 |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 kàng rì zhàn zhēng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止。 |
抗性 | 抗性 kàng xìng1.抵抗能力。 |
抗古 | 抗古 kàng gǔ1.上古,远古。 |
抗颜为师 | 抗颜为师 kàng yán wéi shī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
抗干扰 | 抗干扰 kàng gān/gàn rǎo1. 用来对抗通讯或雷达运行的任何干扰的系统或技术。 |
抗属 | 抗属 kàng shǔ指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军政人员的家属。 |
抗击 | 抗击 kàng jī抵抗并且反击:~敌人。 |
抗逆 | 抗逆 kàng nì1.违抗,抗拒。 |
抗魄 | 抗魄 kàng pò1.犹动魄。 |
抗愤 | 抗愤 kàng fèn1.激昂愤慨。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kàng rì mín zú tǒng yī zhàn xiàn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抗正 | 抗正 kàng zhèng1.犹刚直。 |
抗拒 | 抗拒 kàng jù抵抗和拒绝:奋力~ㄧ~命令。 |
抗策 | 抗策 kàng cè1.谓扬鞭驱马。 |
抗药性 | 抗药性 kàng yào xìng又称“耐药性”。指治疗细菌感染或寄生虫病时,由于剂量不足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使细菌或寄生虫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从而达不到杀菌、消炎和除虫目的的特性。服药剂量不足,或次数不够,会让病菌有“喘息的机会”,这样就产生了抗药性。 |
抗足 | 抗足 kàng zú1.投足,举足。 |
抗脚 | 抗脚 kàng jiǎo/jué1.搬运工的旧称。 |
抗涝 | 抗涝 kàng lào在雨水过多时,采取措施,使农作物不受或少受损害:做好防汛~工作。 |
抗矫 | 抗矫 kàng jiǎo/jiáo1.矫情抗俗,高蹈。 |
抗朗 | 抗朗 kàng lǎng1.高亢响亮。 |
抗颜 | 抗颜 kàng yán1.犹正色。谓态度严正。 2.犹面对。 |
抗情 | 抗情 kàng qíng1.谓坚持高尚的情操。 |
抗违 | 抗违 kàng wéi1.违抗。 |
抗偶 | 抗偶 kàng ǒu1.犹对抗。 |
抗玩 | 抗玩 kàng wán1.玩忽抗命。 |
抗犯 | 抗犯 kàng fàn1.抵抗与进犯。 2.犯颜抗论。 |
抗争 | 抗争 kàng zhēng对抗;斗争:据理~。 |
抗进 | 抗进 kàng jìn1.急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