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语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面语的简介:
shū miàn yǔ/yù
1.用文字写出来的语言。区别于"口语"。
1.用文字写出来的语言。区别于"口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面上交际使用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用文字书写表达。多使用于科学著述和政治论文,亦可用于文艺作品及正式公文中。书面语的产生,使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流传范围扩大,并加强了语言的交际效能。也称为「笔语」、「文字语」。
词语《书面语》的详细解释
书面语,通常指的是用于正式文件、书籍、报告等书面表达中的语言形式。相较于口头交流或非正式场合的语言使用,书面语更加规范、严谨,常常强调逻辑清晰与内容准确,有时会包含一些较为复杂或专业的词汇和句式结构。
造句示例
-
他用书面语撰写了这封正式的辞职信,语气显得既礼貌又坚定。
-
在撰写商业计划书时,使用规范的书面语可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公司的运营策略。
-
为了确保法律条文的准确性,司法人员通常会选择最恰当和规范的书面语进行表述。
-
这篇论文运用了大量的学术词汇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
会议纪要中应尽量避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采用更为正式和标准的书面语来记录讨论要点。
以上句子展示了“书面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其特点。
分词解释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面
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语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