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格的简介:

shū gé
1.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不着纸,以防墨污。 2.书法的风格。 3.供摹写用的范本。因常以方格为界,故名。俗又称仿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文具。写字时用来支撑手臂,以防墨污。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手战愈增书格弱,目昏翻厌纸窗明。」

2. 书法的风格。明.徐树丕《识小录.李嗣真》:「李嗣真论右军书格不同:乐毅论、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顺孙之象。」

3. 供人描摩习字的范本。清.厉鹗〈悼亡姬诗序〉:「影搨书格,略有楷法。」

书格》,通常指的是用于存放书籍的一种家具或装置。它在古代中国非常常见,是一种专门用来分类和摆放书籍的架子或者柜子,类似于现代的书架、书橱等。古代的书格设计多样,有简单的木制结构,也有雕花精致、装饰繁复的版本。

详细解释:

  • 材质:传统上,书格多采用实木制作,如紫檀、红木等硬木。
  • 功能:主要用来存储书籍、文献以及供人查阅之用。有时还兼具展示的功能,以彰显主人的文化素养或收藏爱好。
  • 结构特点:通常分为上下几层,每层可以放不同类型的书或者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来摆放书籍。

造句:

  1. 家中的书格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每当看到这些书籍,我的心中就充满了知识的渴望。
  2. 爷爷珍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在他那个年代,书格是家庭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3. 在书房的一角,摆放着一座精致的书格,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专业书籍,展示了主人的专业素养和兴趣爱好。
  4. 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阅读材料,小李特地在书房里安装了一个书格,使得每次找书都变得轻松快捷。
  5. 古人常以藏书丰富为荣,文人士大夫家中往往设有专门用来存放书籍的书格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