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带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带草的简介:

shū dài cǎo
1.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 AI解释

书带草》实际上指的是“萱草”,它并非特指某种植物,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性描述。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书带草”多用来形容书籍或书房中的装饰品或意象,而现代通常所称的“书带草”则更多是作为一种观赏性的植物来对待。

萱草(书带草)的解释

  1. 植物学名称:萱草,也叫黄花菜、忘忧草。在科学分类中属于百合科萱草属。
  2. 形态特征: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基部斜升,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朵鲜黄色至橙黄色。
  3.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常被用来象征母亲的慈爱、忘忧解愁等情感。古代文人常用“萱堂”来代指母亲,并且有“萱草忘忧”的说法。

造句

  1. 在那个简朴的书房里,一盆书带草静静地立在窗边,似乎正向来访者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2. 她拿起画笔,在洁白的宣纸上描绘出一幅《萱草图》,画中的花儿开得如此灿烂,正如母亲宽广的心胸一般无边。
  3. 李教授家的客厅里,摆设着一盆精心照料的书带草,每当闲暇时分,他总爱在这盆绿意中静静思考。
  4. 小时候,每逢母亲忙碌之时,他就跑到后院摘几朵萱草花,插在笔筒中作为礼物送给母亲,以此表达对她的关心和感激之情。
  5. 书房中的书带草不仅装饰了空间,更成为文人骚客寄托情感、抒发思乡情怀的灵感源泉。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