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的组词
寄常见的组词有:寄情,寄资,寄踪,寄恨,寄与,寄庄,寄生阶级,寄柬,寄客,寄慨,寄藏,寄纸,寄褐,寄椗,寄止,寄菆,寄生香,寄赃,寄包,寄傲,寄币,寄贶,寄观,寄调,寄汲,寄似,寄怨,寄梅,寄重,寄帑
| 词语 | 解释 |
|---|---|
| 寄情 | 寄情 jì qíng寄托情怀:~山水。 |
| 寄资 | 寄资 jì zī1.宋代近臣预支俸禄的一种名目。 |
| 寄踪 | 寄踪 jì zōng1.犹寄迹。 |
| 寄恨 | 寄恨 jì hèn1.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
| 寄与 | 寄与 jì yǔ/yù/yú1.传送给。 2.犹致送,赠送。 |
| 寄庄 | 寄庄 jì zhuāng1.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明至清代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买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 |
| 寄生阶级 | 寄生阶级 jì shēng jiē jí1.指剥削阶级。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
| 寄柬 | 寄柬 jì jiǎn1.递送柬帖。 |
| 寄客 | 寄客 jì kè1.寄居他乡之人。 |
| 寄慨 | 寄慨 jì kǎi1.寄托感慨。 |
| 寄藏 | 寄藏 jì cáng/zàng1.谓依制迁神主而藏于祖庙。 2.犹贮藏。 |
| 寄纸 | 寄纸 jì zhǐ1.指寄书信。 |
| 寄褐 | 寄褐 jì hè1.旧俗,为使孩子长寿而给他穿僧衣,谓之寄褐。 2.旧称不信教不念经只穿道士衣服的人为寄褐。 |
| 寄椗 | 寄椗 jì dìng1.谓船舶抛锚停航。 |
| 寄止 | 寄止 jì zhǐ1.犹寄住,寄居。 |
| 寄菆 | 寄菆 jì zōu/chù1.寄存的棺材。 |
| 寄生香 | 寄生香 jì shēng xiāng1.伽南香的别名。也叫"奇南香"。 |
| 寄赃 | 寄赃 jì zāng1.谓窝藏赃物。 |
| 寄包 | 寄包 jì bāo1.寄存行李。喻指寄宿。 |
| 寄傲 | 寄傲 jì ào1.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
| 寄币 | 寄币 jì bì1.预先支付钱币。 |
| 寄贶 | 寄贶 jì kuàng1.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
| 寄观 | 寄观 jì guān/guàn1.谓凭借外物进行观察。 |
| 寄调 | 寄调 jì tiáo/diào1.旧体词曲必须依照一定的调式进行写作,称寄调。亦借指写作上模仿其他作品的形式。 |
| 寄汲 | 寄汲 jì jí1.指取别家的井水。 |
| 寄似 | 寄似 jì sì/shì1.寄送;奉赠。 |
| 寄怨 | 寄怨 jì yuàn1.借他人之手以报己怨,犹言借刀杀人。 2.寄托私怨。犹言借事以泄私忿。 |
| 寄梅 | 寄梅 jì méi1.赠送梅花。《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以"寄梅"借指对亲朋的思念和问候。 |
| 寄重 | 寄重 jì zhòng/chóng1.犹借重。 |
| 寄帑 | 寄帑 jì tǎng/nú1.同"寄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