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豭之猪的拼音、解释、组词

寄豭之猪的简介:

jì jiā zhī zhū
寄:寄存;豭:公猪。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

  • AI解释

词语“寄豭之猪”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构成成分分别是: - “寄”的意思是寄存、寄养。 - “豭”是古代对公猪的一种称呼,在不同的语境下也可能是指野猪或一般的公猪。 - “之”在这里作为结构助词,无实际意义。 - “猪”即常见的家养猪。

因此,“寄豭之猪”可以理解为“寄存的公猪”。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表达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固定的含义或者广泛使用,可能是特定语境下的临时组合。

为了帮助理解和记忆,这里尝试给出5个类似的造句以作参考:

  1. 这头寄养的公猪已经习惯于新环境了。
  2.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所有的寄豭之猪都被隔离在一个独立的区域中。
  3. 由于没有合适的土地来饲养,农民决定将一部分母猪和寄豭之猪寄养在另一个农场。
  4. 兽医建议定期为所有寄养的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寄豭之猪。
  5. 在动物园的繁殖项目中,这些特殊的寄豭之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句子虽然使用了“寄豭之猪”的结构,但实际意义与原文有差异。在现代汉语中,描述类似情况通常会使用更加具体的词汇或短语来表达。

分词解释

1 托付:~托。~存。~情。~怀。~意。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4 认的亲属:~父。~母。~子。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ū

1 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倌。~场。~圈(juàn )。~肉。生~。野~。种(zhóng )~。2 古同“潴”,水积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