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寄臣的简介:

jì chén
1.托身他国之臣。

  • AI解释

实际上,“寄臣”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指“寄居之臣”,或“寄信给某位臣子”的意思。在古代文言文中,“寄臣”一般指的是离京在外、暂时任职的地方官僚或被派遣的使者等,含有暂居之意。“臣”是古时臣子对自己的谦称。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寄臣”一词的造句:

  1. 古代某朝皇帝敕令:“朕欲委派一人前往南方治理水患,请各位忠良推荐可堪大任之寄臣。”

  2. 他本是边疆重镇的重要守将,但因政见不合而被贬为寄臣至偏远省份,这使他心中颇为不平。

  3. 在古代丝绸之路商旅往来频繁的时期,许多外邦商人也会临时充当寄臣角色,在贸易地短期居住经商。

  4. 皇帝曾下旨:“朕欲选一位忠诚且有治国之才的寄臣前往东南海疆,协助安抚当地百姓。”

  5. 昔日那位寄臣终于完成了圣命,带着满载而归的消息回到京城,受到朝廷重用和嘉奖。

以上句子中,“寄臣”一词主要用于表达暂时任职或离京在外的官员形象。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组。

分词解释

1 托付:~托。~存。~情。~怀。~意。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4 认的亲属:~父。~母。~子。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