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的拼音、解释、组词

寄托的简介:

jì tuō
①托付:把孩子~在邻居家里。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哀思ㄧ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剧中主人公身上。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把理想、希望、情感等交付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例】她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冀望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

2. 寄情托兴,借题发挥。【例】文学家常将情感寄托于文章中。

1. 委托、付托。《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李严》:「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身责重,思得良伴。」

2. 依托、安身。《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3. 文学家寄情托兴,借题发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4. 法律上指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为保管之契约行为。

寄托》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指将情感、理想或希望等心理内容放在某物或某种活动上,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它既包含了物质层面的情感寄托,也涵盖了精神层次的愿望寄存。

详细解释

  • 含义寄托,是指把思想感情等寄托在某些事物上。
  • 词源:“托”有“委托、交付”的意思,“寄”意为“依附、依托”,两字合起来表示将个人的情感或愿望附着于某物之上。
  • 用法范围:可以是具体的实物,如亲人、朋友;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文学艺术作品、自然景色等。

造句

  1. 小明从小就热爱画画,在画作中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 老李退休后在园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把晚年的生活情趣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些绿色植物上。
  3. 那位诗人以诗为生,将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寄托于字里行间。
  4. 她在日记中倾诉自己的心声,将自己的烦恼和快乐都寄托在这个私人的小天地中。
  5. 他喜欢在周末到海边散步,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寻找灵感,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寄托于此。

分词解释

1 托付:~托。~存。~情。~怀。~意。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4 认的亲属:~父。~母。~子。

tuō

1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2 陪衬,铺垫:衬~。烘~。3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4 寄,暂放:~身,~售。~儿所。5 请求、帮助:请~。恳~。6 借故推诿躲避:推~。假~。7 依赖:~福。~庇。8 委任:~付。委~。9 压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