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的拼音、解释、组词

寄奴的简介:

jì nú
1.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 AI解释

《寄奴》一词并非一个单独存在的词汇或短语,而是取自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寄奴”,在诗词中常用来代指他。刘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改革家,在位期间(420-422年)建立了宋朝,并结束了东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古诗词中,“寄奴”常作为对刘裕的敬称或代称,用于赞颂其丰功伟绩。
  2. 象征意义:这个词往往被赋予了不朽的英雄气概和辉煌的历史贡献的意义。
  3. 文学使用:“寄奴”不仅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在很多诗人的作品中也常见,用以寄托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造句

  1. “遥想当年寄奴豪情万丈,铁马冰河梦中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裕壮志未酬、英雄业绩的无限向往。
  2. “寄奴北伐势如破竹,今日再论,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此句通过回顾历史,表达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高度评价和传承精神。
  3. “寄奴时代,宋朝崛起于乱世之中,开创了辉煌篇章。” ——这句话总结了刘裕统治时期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与影响。
  4.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记寄奴挥师北伐之壮举。” ——这里借用传统节日表达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
  5. “寄奴南征北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该句强调了刘裕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寄奴”这个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1 托付:~托。~存。~情。~怀。~意。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4 认的亲属:~父。~母。~子。

1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2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3 使人甘受奴役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