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的组词

萧常见的组词有:萧寺,萧相,萧槭,萧观音(1040-1075),萧道成(427-482),萧曼,萧憀,萧军(1907-1988),萧梁,萧墙之危,萧爽,萧光,萧乾(1910- ),萧太后(953-1009),萧洒,萧律,萧郎陌路,萧飕,萧长华(1878-1967),萧友梅(1884-1940),萧索,萧疏,萧郎,萧淡,萧齐,萧斧,萧瑟,萧楚女(1893-1927),萧晨,萧墙之祸

词语 解释
萧寺 xiāo sì1.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萧相 xiāo xiāng/xiàng1.指汉丞相萧何。
萧槭 xiāo qì/sè1.见"萧摵"。
观音(1040-1075) 萧观音(1040-1075) xiāo guān/guàn yīn (1040-1075)辽代诗人。道宗(耶律弘基)皇后。爱好音乐,擅长琵琶,能自制歌词。后被臣下诬陷自尽。有《回心院》、《怀古》等诗作。
道成(427-482) 萧道成(427-482) xiāo dào chéng (427-482)即“齐高帝”。南朝齐的建立者。字绍伯,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迁居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原是宋禁军将领,乘宋皇族间内战,掌握军政大权,杀后废帝,立顺帝,封齐公。公元479年代宋自立。
萧曼 xiāo màn1.众多貌。
萧憀 xiāo liáo1.萧寥。
军(1907-1988) 萧军(1907-1988) xiāo jūn (1907-1988)小说家。辽宁义县人。东北陆军讲武堂肄业。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文化报》总编辑。建国后任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等。所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鲁迅为之作序。另有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曾与萧红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
萧梁 xiāo liáng1.即南朝梁。因梁朝皇室姓萧,故史称萧梁。
墙之危 萧墙之危 xiāo qiáng zhī wēi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
萧爽 xiāo shuǎng1.清净闲适。 2.凉爽;凄清。 3.萧洒自然。 4.犹萧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萧光 xiāo guāng1.祭祀时燃艾蒿所生之香气。
乾(1910- ) 萧乾(1910- ) xiāo qián(1910- )作家,翻译家。北京人。蒙古族。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曾任《大公报》副刊《文艺》主编、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记者、复旦大学教授。建国后曾任《人民中国》副主编、《文艺报》副主编、中央文史馆馆长。著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散文集《人生采访》,译有《好兵帅克》、《尤利西斯》(与文洁若合译)及《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有《萧乾选集》。
太后(953-1009) 萧太后(953-1009) xiāo tài hòu (953-1009)辽景宗后。名绰,字燕燕,契丹人。其子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公元986年派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大败攻辽宋军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后又连年攻宋。1004年秋大举南进,她与耶律隆绪率军到澶州(今河南濮阳),遭宋军强烈抵抗,与宋真宗缔结澶渊之盟而返。
萧洒 xiāo sǎ/xǐ1.清高脱俗;不拘束。2.清丽;爽朗。3.冷落;僻静。4.舒畅。5.姿态自然,不呆板。6.细雨飘飞貌。
萧律 xiāo lǜ1.见"萧何律"。
郎陌路 萧郎陌路 xiāo láng mò lù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萧飕 xiāo sōu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长华(1878-1967) 萧长华(1878-1967) xiāo cháng huá (1878-1967)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江西新建人。十一岁学艺,先后学老生、老旦和丑,后专工文丑。嗓音清脆,念白流畅,善唱功。长期与梅兰芳合作。曾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有《萧长华戏曲论丛》和《萧长华演出剧本选集》。
友梅(1884-1940) 萧友梅(1884-1940) xiāo yǒu méi (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人。曾留学日本和德国,191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及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论著有《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作有《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一百余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大提琴曲等。
萧索 xiāo suǒ①萧条;凄凉: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②稀疏: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萧疏 xiāo shū①稀疏:白发萧疏。②萧条:万户萧疏鬼唱歌|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萧郎 xiāo láng/làng原指姓萧的俊异男子,后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胸前空戴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萧淡 xiāo dàn1.萧洒淡泊。
萧齐 xiāo qí1.即南朝齐。因齐朝皇室姓萧,故称萧齐。
萧斧 xiāo fǔ1.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艹部》"萧,艾蒿也。从艹,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钺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汉刘向《说苑.善说》:"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唐孔颖达《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銼春葱。"清吴伟业《退谷歌》:"武陵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即越斧,见《文选.左思》
萧瑟 xiāo sè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楚女(1893-1927) 萧楚女(1893-1927) xiāo chǔ nǚ(1893-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北黄陂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9年在武汉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上海,与恽代英一起主编《中国青年》。次年去广州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并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在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遇害。
萧晨 xiāo chén1.凄清的秋晨。
墙之祸 萧墙之祸 xiāo qiáng zhī huò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萧的二字词语

萧的三字词语

何律 帝寺 折鱼 拆鱼

萧的四字成语

墙之危 郎陌路 墙之祸 敷艾荣 曹避席 规曹随 斧之诛 行范篆 甬铁路 墙之变 墙之衅 然尘外 墙之患 墙祸起 然四壁 然物外

其他字的组词

毋组词 㐍组词 乬组词 卉组词 交组词 伍组词 肾组词 逊组词 夏组词 盗组词 魔组词 鬓组词 驟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