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之危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墙之危的简介:

xiāo qiáng zhī wēi
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

  • AI解释

萧墙之危》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季氏》,原文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众则正,独则不正;而君臣父子间亦然,不可不监与!《淮南子·人间训》曰:‘萧墙之内,乃有祸患。’”这里的“萧墙之危”,指的是家庭内部或宫廷内因权力斗争、个人争斗等引发的危机。

详细解释

  • “萧墙”:古代宫门内壁上漆成青色的照壁称为“萧(zhāo)墙”。在《论语》中,“萧墙”泛指宫廷内的屏风或照壁。
  • “之危”:“危”意味着危险、危机。整体成语表达的是,家庭内部或者宫闱之内往往容易出现权力斗争等带来的潜在危机。

造句

  1. 家庭是每个成员心灵的港湾,但有时也会因沟通不畅或价值观差异引发萧墙之危
  2.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公司高层间暗流涌动,时刻存在着萧墙之危
  3. 为了防止宫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变故,君主必须提高警惕,防微杜渐,以免发生萧墙之危
  4. 在这个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需要小心谨慎地避免产生萧墙之危
  5. 老张深谙先贤哲理,深知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始终保持谦逊与宽容,力避任何可能引发萧墙之危的因素。

分词解释

xiāo

1 即“艾蒿”。2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3 〔~~〕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 〔~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5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qiáng

1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土~。院~。城~。~垣。~头。~头草。铜~铁壁。2 门屏:萧~(喻内部,如“祸起~~”)。3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wēi

1 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难(nàn )。~如累(lěi )卵。2 损害:~害。~及。3 高的,陡的:~石。~樯。4 使人惊奇的:~言耸听。5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坐。“邦有道,~言~行”。6 指人临死:病~。垂~。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