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甬铁路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甬铁路的简介:
xiāo yǒng tiě lù
从浙江萧山经绍兴到宁波北仑港。长185千米。始筑于清末,1937年修至曹娥江边。抗日战争期间遭严重破坏。建国后复修,1959年修通。1985年延伸至北仑港。是浙江港口城市宁波和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
从浙江萧山经绍兴到宁波北仑港。长185千米。始筑于清末,1937年修至曹娥江边。抗日战争期间遭严重破坏。建国后复修,1959年修通。1985年延伸至北仑港。是浙江港口城市宁波和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
- AI解释
《萧甬铁路》,又称萧山至宁波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它连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与宁波市,全长约160公里,这条铁路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该铁路是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产物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的联系。
- 建设特点:《萧甬铁路》是中国第一代工程技术专家们自主设计与施工的结果,这标志着中国的铁路技术开始从依赖外国转向自主创新的过程。
造句:
- 改革开放初期,《萧甬铁路》作为东部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在《萧甬铁路》开通之前,从杭州到宁波需要数天的陆路行程;如今只需几个小时即可直达。
- 作为历史遗迹,《萧甬铁路》沿途风景优美,是摄影爱好者和徒步旅行者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 国庆期间,不少游客会乘坐《萧甬铁路》,享受从城市喧嚣到乡村宁静的旅程变化。
- 现代化的《萧甬铁路》不仅承载着交通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
分词解释
萧
xiāo
1 即“艾蒿”。2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3 〔~~〕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 〔~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5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铁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路
lù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