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散的简介:

xiāo sàn/sǎn
1.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闲散。《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

2. 离散冷清。《文选.潘岳.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

词语“萧散”出自古代汉语,其含义较为丰富,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一种状态或者行为方式。以下是“萧散”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示例句子。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思:由两个部分组成,“萧”是形容一种清冷、稀疏的状态;“散”则是分散、不拘束的意思。“萧散”一词合起来,常用来描绘一种淡泊宁静、闲适自在、不拘小节的气质或风格。

  2. 引申含义

  3. 形容人:指人的精神状态,如洒脱超逸,不被世俗所累,内心平和,态度从容;也可以形容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现出一种随性和淡然。
  4. 描述物事: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事物的状态,如空旷、寥落等。

  5. 情感色彩:“萧散”多带有正面的情感倾向,在古代文人眼中,它常常被当作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和人格追求。

造句

  1. 这位艺术家性格萧散,他创作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2.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不妨学会保持一颗萧散的心态,不为外界所扰。
  3. 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萧散之景,万物复苏,绿意盎然。
  4. 他的书法潇洒萧散,每一笔都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气息。
  5. 这个小镇有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萧散之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分词解释

xiāo

1 即“艾蒿”。2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3 〔~~〕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 〔~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5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