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斧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斧的简介:

xiāo fǔ
1.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艹部》"萧,艾蒿也。从艹,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钺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汉刘向《说苑.善说》:"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銼春葱。"清吴伟业《退谷歌》:"武陵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即越斧,见《文选.左思<魏都赋>》

  • AI解释

关于“萧斧”这个词,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这种方式出现的具体词义。可能您想询问的是“萧斧”是否是古文或特定语境中的某个表达?如果指的是古代汉语中形容精细、精准的成语,那么可能是误读或理解有偏差。“萧斧”通常不会单独使用,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字面意思推测,它是用以形容技艺高超、手法细腻,如同用萧(一种乐器)般的轻柔力量来挥舞斧头,这可能意指在某种操作中,技巧的运用达到了非常精细、准确的程度。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理解或创造类似的表达,请允许我基于“萧斧”这一描述性概念给出五个造句:

  1. “他雕刻的手法如萧斧般细腻,每一刀都透露着匠人的精心与用心。”

  2. “在这次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萧斧’般的精准度,使得产品外观与功能达到了完美平衡。”

  3. “在烹调艺术的追求上,他掌握了如同‘萧斧’一般的技艺,每一道菜都能让人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味道。”

  4. “用笔如用刀,在这次书法比赛中,他展现出的是‘萧斧’般的运笔技巧和独到之处。”

  5. “她在演讲中的话语犹如‘萧斧’般精准恰当,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触及了听众的心弦。”

以上造句是基于对“萧斧”这一描述性概念的想象构建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成语或俗语。如需特定语言表达的帮助,请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或上下文。

分词解释

xiāo

1 即“艾蒿”。2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3 〔~~〕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 〔~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5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