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观音(1040-1075)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观音(1040-1075)的简介:
xiāo guān/guàn yīn (1040-1075)
辽代诗人。道宗(耶律弘基)皇后。爱好音乐,擅长琵琶,能自制歌词。后被臣下诬陷自尽。有《回心院》、《怀古》等诗作。
辽代诗人。道宗(耶律弘基)皇后。爱好音乐,擅长琵琶,能自制歌词。后被臣下诬陷自尽。有《回心院》、《怀古》等诗作。
- AI解释
关于“萧观音”,这里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女性——刘皇后,她是宋仁宗赵祯的皇后。在一些史料中,由于她的名字常被误写作“萧观音”,所以造成了这一误解。实际上,“萧观音”是她的谥号或追赠称号。
刘皇后出身名门望族,家族中有数代为官者,她的父亲刘文忠公(刘筠)也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官员之一。在仁宗时期,她曾以皇后的身份参与一些朝政决策,但在后来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去了影响力。宋神宗即位后,她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最终被废黜并流放。
以下是使用“萧观音”作为谥号或追赠称号的五个造句:
- 历史文献中记载,“萧观音在世时虽有争议但终得善终”,这反映了一种较为温和的历史叙述方式。
- “后人评价萧观音一生为皇太后,以温婉著称,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 在探讨北宋宫廷政治时,学者往往提到“萧观音晚年被废黜后的悲惨命运”。
- 电视剧《清平乐》中塑造的萧观音形象深入人心,“其智慧和勇气成为剧中的一大亮点”。
- “萧观音作为皇太后,在后宫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的影响力直到今日仍为人所称道。”
请注意,关于“萧观音”的具体生平事迹及评价可能存在不同版本的历史记载,以上内容为基于现有资料所做的综合描述。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