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组词
八常见的组词有:八演,八枳,八纮,八寸三分帽子,八街九陌,八一起义,八际,八月黄,八十二好,八面圆,八斤半,八抬大轿,八咏楼,八骏,八字须,八合识,八列,八材,八儒,八字帖儿,八项注意,八一通粉,八九吞,八殥,八王之乱,八踏鞵,八冲,八角,八诏,八慈
词语 | 解释 |
---|---|
八演 | 八演 bā yǎn1.八方边远之地。 |
八枳 | 八枳 bā zhī1.谓大小﹑上下递为藩蔽。枳树芳香多刺﹐可做篱笆﹐故以为喻。《逸周书.小开》:"德枳维大人﹐大人枳维公﹐公枳维卿﹐卿枳维大夫﹐大夫枳维士﹐登登皇皇﹐君枳维国﹐国枳维都﹐都枳维邑﹐邑枳维家﹐家枳维欲无疆。" |
八纮 | 八纮 bā hóng1.八方极远之地。 2.泛指天下。 |
八寸三分帽子 | 八寸三分帽子 bā cùn sān fēn mào zǐ1.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
八街九陌 | 八街九陌 bā jiē jiǔ mò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八一起义 | 八一起义 bā yī qǐ yì见“南昌起义”。 |
八际 | 八际 bā jì1.八方边远之地。 |
八月黄 | 八月黄 bā yuè huáng1.粟的一种。 |
八十二好 | 八十二好 bā shí èr hǎo1.见"八十种好"。 |
八面圆 | 八面圆 bā miàn yuán1.形容世故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
八斤半 | 八斤半 bā jīn bàn1.头的俗称。 |
八抬大轿 | 八抬大轿 bā tái dà jiào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是身分重要的标志。 |
八咏楼 | 八咏楼 bā yǒng lóu1.在浙江省金华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齐太守沈约于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至道中﹐郡守冯伉因沈约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清代所建。唐李白﹑崔颢﹑宋李清照﹐清吴伟业等均有题咏。 |
八骏 | 八骏 bā jùn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緑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 |
八字须 | 八字须 bā zì xū1.即八字胡。 |
八合识 | 八合识 bā hé shí1.蒙古语中的突厥语借词﹐义为师父﹐源于古汉语"博士"。常见于元代典籍。 |
八列 | 八列 bā liè1.即八佾。 |
八材 | 八材 bā cái1.指珠﹑玉﹑石﹑木﹑金属﹑象牙﹑皮革﹑羽毛等八种供制作器物的材料。 |
八儒 | 八儒 bā rú1.相传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故称。 |
八字帖儿 | 八字帖儿 bā zì tiě er1. 旧俗订婚前写明各自生辰八字的帖子,双方互相交换保存。 |
八项注意 | 八项注意 bā xiàng zhù yì1.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
八一通粉 | 八一通粉 bā yī tōng fěn1.见"八一面"。 |
八九吞 | 八九吞 bā jiǔ tūn1.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言齐国疆域广阔﹐楚非其匹。后以"八九吞"喻水势的浩大。 |
八殥 | 八殥 bā yín1.八方边远的地方。 |
八王之乱 | 八王之乱 bā wáng zhī luàn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晋初武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诸王拥有军政实权。惠帝即位,其妻贾后杀死辅政的杨骏和汝南王亮,旋又杀楚王玮。公元300年赵王伦杀贾后,次年废惠帝自立。齐王冏、成都王颖联兵杀伦,惠帝复位,冏专朝政。长沙王乂攻杀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又杀乂,颖掌朝政。后东海王越攻杀颖、颙,306年毒死惠帝,另立怀帝,独握朝政。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结束。 |
八踏鞵 | 八踏鞵 bā tā xié1.见"八搭麻鞋"。 |
八冲 | 八冲 bā chōng1.泛指要冲之地。 2.指通衢。 |
八角 | 八角 bā jiǎo1.八角形。 2.八方。 3.植物名。也叫"八角茴香"。常绿灌木﹐初夏开花﹐果实为8--9个木蓇葖,轮生呈星芒状﹐香气浓烈。可作香料﹑佐料。枝叶与果实可提炼"八角茴香油"和"茴香脑"﹐供药用。 |
八诏 | 八诏 bā zhào1.隋唐时期永昌﹑姚州地区有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又有时傍﹑矣川罗识二族﹐通号"八诏"。 |
八慈 | 八慈 bā cí1.汉荀淑八子皆以"慈"为字﹐称为八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