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组词
八常见的组词有:八德,八百里驳,八神,八大山人,八大王,八还,八十一元士,八分,八际,八彩眉,八音,八大胡同,八七会议,八纪,八宥,八人大轿,八桂,八个字,八寸三分帽子,八狄,八荒之外,八衢,八拜为交,八一建军节,八络,八一起义,八夕,八冲,八品,八都
词语 | 解释 |
---|---|
八德 | 八德 bā dé1.道家谓道的八种界限。 |
八百里驳 | 八百里驳 bā bǎi lǐ bó1.牛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驳﹐骏马之称。八百里﹐状其善于奔驰。《晋书.王济传》作"驳"﹐古字同。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
八神 | 八神 bā shén1.八蜡所祭之神。 2.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 3.八方之神。 4.相传帝喾妃所生之八子。 |
八大山人 | 八大山人 bā dà shān rén见“朱耷”。 |
八大王 | 八大王 bā dà wáng1.宋太宗第八子周王赵元俨﹐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 2.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自称。 |
八还 | 八还 bā huán1.佛教语。谓八种变化相﹐各自还其本所因由处。 |
八十一元士 | 八十一元士 bā shí yī yuán shì1.周代官制﹐天子有八十一元士。元士即上士﹐位在大夫之下。 |
八分 | 八分 bā fēn1.汉字书体名。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关于八分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以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为汉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见唐张怀瓘《书断上》。近人以为八分非定名﹐汉隶为小篆的八分﹐小篆为大篆的八分﹐今隶为汉隶的八分。 2.清宗室封爵名。清太祖天命年间﹐立八个和硕(满语﹐部落)贝勒(爵号)﹐共议朝政﹐各置官属﹐赏赐相等﹐称为八分。后定宗室封爵十四等﹐自贝子以上六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见《清 |
八际 | 八际 bā jì1.八方边远之地。 |
八彩眉 | 八彩眉 bā cǎi méi1.旧谓命世圣人或帝王之眉。 |
八音 | 八音 bā yīn①中国古代根据制作材料对乐器的分类。指金(如钟、铃)、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柷)、匏(如笙)、竹(如笛)八类。②潮州音乐苏锣鼓的俗称。 |
八大胡同 | 八大胡同 bā dà hú tòng1.清末民初指北京前门外的石头胡同﹑胭脂胡同﹑百顺胡同﹑小李纱帽胡同﹑王广福斜街﹑陕西巷﹑韩家潭﹑皮条营等八处。当时为妓院集中地。后用以代指妓院。 |
八七会议 | 八七会议 bā qī huì yì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选出了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
八纪 | 八纪 bā jì1.犹八维。 |
八宥 | 八宥 bā yòu1.八种可以原宥的罪情。 |
八人大轿 | 八人大轿 bā rén dà jiào1.亦称"八抬大轿"。 2.旧时高官等乘用的一种八个人抬的大轿子。清制:三品以上文官﹐在京可用四人轿﹐出京则用八人大轿。 |
八桂 | 八桂 bā guì1.八株桂树。 2.广西的代称。 |
八个字 | 八个字 bā gè zì1.指生辰八字。 |
八寸三分帽子 | 八寸三分帽子 bā cùn sān fēn mào zǐ1.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
八狄 | 八狄 bā dí1.古代对北方部族的泛称。 |
八荒之外 | 八荒之外 bā huāng zhī wài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八衢 | 八衢 bā qú1.四通八达的道路。 |
八拜为交 | 八拜为交 bā bài wéi jiāo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交情,友谊。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
八一建军节 | 八一建军节 bā yī jiàn jūn jié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纪念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将8月1日定为建军节。 |
八络 | 八络 bā luò1.见"八落"。 |
八一起义 | 八一起义 bā yī qǐ yì见“南昌起义”。 |
八夕 | 八夕 bā xī1.七夕的翌日。 |
八冲 | 八冲 bā chōng1.泛指要冲之地。 2.指通衢。 |
八品 | 八品 bā pǐn1.秦汉时后宫爵位有八﹐故称"八品"。 2.魏晋以后﹐官分九品﹐八品为低级官阶。 3.犹八珍。 |
八都 | 八都 bā dū1.犹八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