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声甘州的简介:
bā shēng gān zhōu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 AI解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是宋代柳永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全词共八叠韵脚,以“平仄两分”的方式形成了八个不同的层次,因此得名为“八声”。该词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种种感慨,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详细解释
《八声甘州》出自宋代柳永之手,全词如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首句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象。
- “一番洗清秋”,则进一步用拟人化手法表现了雨水洗净秋天之感,渲染出一种清爽、凄凉的氛围。
- 接下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江边景象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其中“霜风凄紧”,形象地表现了寒冷萧瑟之感;“关河冷落”,则传达出一种疏离、孤独的情感。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描绘了一种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着时光流逝与万物凋零的无奈。
- 最后,“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则以江水的默默无语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绪。
造句
- 登上那座高塔,我仿佛能听到《八声甘州》中所表达的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
- 面对秋日凄凉之景,不禁让人联想到柳永笔下的《八声甘州》,感慨万千。
- 每当看到落日余晖洒在江面上,我总会想起那首流传千古的《八声甘州》。
- 他总是独自一人站在窗前,吟诵着《八声甘州》中的诗句,仿佛与古人同游。
- 在这个漫长的秋夜,听着雨打落叶的声音,读起《八声甘州》,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分词解释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声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甘
gān
1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2 美好:~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3 自愿,乐意:~愿。~拜下风。4 姓。
州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