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骏的简介:
bā jùn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緑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緑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周穆王的八匹良马。相传周穆王曾驰八骏马往谒西王母:(1)《穆天子传》作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列子.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东晋.郭璞.注:「皆毛色以为名也,后有渠黄、逾轮、盗骊、山子为八骏。」(2)晋王嘉的《拾遗记》作绝地、翻羽、奔霄、越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
2. 泛指骏马。唐.李商隐〈瑶池〉诗:「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八骏》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主要与周穆王(又称周灵王)有关。在古代文献中,《吕氏春秋》、《列子·说符》等都有提及,描述了周穆王驾驭的一匹神奇的马,这匹马能够日行万里,夜走八千里的速度。随后,“八骏”成为了传说中的神骏的统称,象征着非凡的力量和无尽的速度。
详细解释:
- 背景故事:在古代传说中,周穆王驾御有八匹不同名称的骏马,它们分别是:驳、驨(nuó)、渠黄、玉驂(jiān)、盗骊、赤冀、白义和逾轮。这些马各具特色,据说能够日行万里的距离。
- 象征意义:“八骏”不仅仅是几匹马的名称,更代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一种超越常理的速度和力量的象征。
造句:
- 在那个充满魔法和奇迹的时代,周穆王驾驭着他的八骏,踏上了寻找天界宝藏的旅程。
- 小明在比赛中如同一匹神骏般疾驰而过,最终以破纪录的成绩赢得了冠军。
- 为了训练出自己的八骏团队,教练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战术演练。
- 尽管八骏的速度超乎常人想象,但它们依然遵循着自然法则,并没有违背任何物理定律。
- 在古代故事中,周穆王凭借他的八骏马匹征服了无数的险境与异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