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组词

夏常见的组词有:夏衣,夏虫不可以语冰,夏中,夏狄,夏耕,夏气,夏后,夏虫疑冰,夏景,夏涝,夏首,夏眠,夏卿,夏典,夏布,夏锄,夏载,夏社,夏虫不可语寒,夏汛,夏条,夏海,夏畦,夏阳,夏楚,夏管,夏衍(1900-1995),夏禴,夏绿林,夏口

词语 解释
夏衣 xià yī1.夏季穿的衣服。
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不可以语冰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中 xià zhōng1.犹夏季。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夏狄 xià dí1.见"夏翟"。
夏耕 xià gēng1.传说中之人名。
夏气 xià qì1.夏令的节气,夏天的气候。
夏后 xià hòu1.见"夏后氏"。
虫疑冰 夏虫疑冰 xià chóng yí bīng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夏景 xià jǐng1.夏日;夏昼。 2.夏天的景色。 3.夏天的日光。
夏涝 xià lào1.夏季雨水过多。
夏首 xià shǒu1.夏初。
夏眠 xià mián又称“夏蛰”。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进入昏睡状态。如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
夏卿 xià qīng1.官名。周以夏官掌管军事,为六卿之一。后遂以夏卿为兵部尚书之别称。 2.官名。南朝梁武帝时,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
夏典 xià diǎn1.夏代典籍。
夏布 xià bù1.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宜于制夏装,故名。为我国特产,多产于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夏锄 xià chú1.指夏季的锄地工作。
夏载 xià zài/zǎi1.夏禹的乘具。指舟﹑车﹑輴﹑樏。
夏社 xià shè1.夏后氏的社宫。
虫不可语寒 夏虫不可语寒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汛 xià xùn1.夏季汛期。
夏条 xià tiáo/tiāo1.夏天树木茂盛的枝条。
夏海 xià hǎi1.大海。
夏畦 xià qí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 2.指卑躬屈膝,对人谄媚。
夏阳 xià yáng1.夏季的阳光。
夏楚 xià chǔ1.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 2.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
夏管 xià guǎn1. 夏季的田间管理。
衍(1900-1995) 夏衍(1900-1995) xià yǎn (1900-1995)剧作家,散文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去日本留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左联,并从事进步电影的开拓与领导工作。抗战期间主办《救亡日报》等。建国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电影剧本《狂流》、《春蚕》、《风云儿女》,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秋瑾传》等。有《夏衍选集》。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夏禴 xià yuè1.见"夏礿"。
绿林 夏绿林 xià lǜ lín又称“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类型。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树种组成。主要分布在西欧、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北美洲东部等地。
夏口 xià kǒu1.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的二字词语

礿

夏的三字词语

绿林 令营 黄公 虫疑 后启 二子 后开

夏的四字成语

虫疑冰 屋渠渠 侯妓衣 炉冬扇 虫朝菌 熟谷物

其他字的组词

犭组词 帀组词 轩组词 参组词 屈组词 淘组词 黄组词 鸿组词 奥组词 棵组词 竣组词 缔组词 碍组词 腺组词 糜组词 嚣组词 鱖组词 䴊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