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组词
夏常见的组词有:夏月,夏腊,夏明翰(1900-1928),夏虫不可以语冰,夏鼎商彝,夏禹,夏后氏,夏耕,夏甲,夏书,夏涝,夏半,夏康,夏课,夏载,夏五郭公,夏二子,夏网,夏采,夏节,夏季,夏五,夏孰,夏耘,夏李,夏后启,夏虫疑,夏后,夏梦(1933- ),夏征
词语 | 解释 |
---|---|
夏月 | 夏月 xià yuè1.夏天。 |
夏腊 | 夏腊 xià là/xī1.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
夏明翰(1900-1928) | 夏明翰(1900-1928) xià míng hàn (1900-1928)革命烈士。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任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协助毛泽东指导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平江农民起义。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临刑前写下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夏虫不可以语冰 | 夏虫不可以语冰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夏鼎商彝 | 夏鼎商彝 xià dǐng shāng yí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
夏禹 | 夏禹 xià yǔ1.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
夏后氏 | 夏后氏 xià hòu shì/zhī1.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称夏后氏。亦称"夏氏"﹑"夏后"。 |
夏耕 | 夏耕 xià gēng1.传说中之人名。 |
夏甲 | 夏甲 xià jiǎ1.夏朝君主孔甲。 |
夏书 | 夏书 xià shū1.指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旧亦称《夏书》。近人多以《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 |
夏涝 | 夏涝 xià lào1.夏季雨水过多。 |
夏半 | 夏半 xià bàn1.夏季过半,指夏历五月半后。 |
夏康 | 夏康 xià kāng1.夏代君王太康的省称。太康为启之子,以游乐放纵而失国。《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注:"夏康,启子太康也。"一说"康娱"连文。康娱自纵,以致丧乱。见戴震《屈原赋注》。 |
夏课 | 夏课 xià kè1.唐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亦称"夏课"。 2.泛指举业。 |
夏载 | 夏载 xià zài/zǎi1.夏禹的乘具。指舟﹑车﹑輴﹑樏。 |
夏五郭公 | 夏五郭公 xià wǔ guō gōng《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夏二子 | 夏二子 xià èr zǐ1.指蚊与蝇。 |
夏网 | 夏网 xià wǎng1.谓夏桀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
夏采 | 夏采 xià cǎi/cài1.《周礼》官名。主管大丧事务。 |
夏节 | 夏节 xià jié1.夏季。 |
夏季 | 夏季 xià jì1.见“夏天”。2.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
夏五 | 夏五 xià wǔ1.喻文字有残缺。 |
夏孰 | 夏孰 xià shú1.见"夏熟"。 |
夏耘 | 夏耘 xià yún1.夏天锄田除草。 |
夏李 | 夏李 xià lǐ1.大李。 |
夏后启 | 夏后启 xià hòu qǐ1.见"夏启"。 |
夏虫疑 | 夏虫疑 xià chóng yí/nǐ1.见"夏虫语冰"。 |
夏后 | 夏后 xià hòu1.见"夏后氏"。 |
夏梦(1933- ) | 夏梦(1933- ) xià mèng (1933- )电影演员。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女。1947年移居香港。1950年从影,任长城电影制片公司演员。1980年后筹组青鸟电影公司。主演影片有《娘惹》、《门》、《绝代佳人》、《新寡》等。 |
夏征 | 夏征 xià zhēng1.谓夏收后政府征收公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