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组词
士常见的组词有:士家,士坦,士马精强,士君子,士望,士史,士操,士姓,士节,士师,士人,士素,士众,士流,士的,士多,士可杀不可辱,士穷见节义,士饱马腾,士林馆,士兵,士为知己者死,士庶,士林布,士议,士大夫,士习,士田,士类,士检
| 词语 | 解释 |
|---|---|
| 士家 | 士家 shì jiā/gū/jie1.魏晋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 |
| 士坦 | 士坦 shì tǎn1.英语stamp的译音。邮票。曾通行于香港等地的粤方言中。 |
| 士马精强 | 士马精强 shì mǎ jīng qiáng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 士君子 | 士君子 shì jūn zǐ1.周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 2.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 3.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 4.泛指读书人。 |
| 士望 | 士望 shì wàng1.指门第。 2.犹众望。 |
| 士史 | 士史 shì shǐ1.见"士师"。 |
| 士操 | 士操 shì cāo1.犹士节。 |
| 士姓 | 士姓 shì xìng1.士族。指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享有特权的豪门大姓。 |
| 士节 | 士节 shì jié1.士大夫应有的节操。 |
| 士师 | 士师 shì shī1.亦作"士史"。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 2.兵众,军队。 |
| 士人 | 士人 shì rén1.士大夫;儒生。亦泛称知识阶层。 2.人民;百姓。 3.士卒;将士。 |
| 士素 | 士素 shì sù1.士人与庶民。 |
| 士众 | 士众 shì zhòng1.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 |
| 士流 | 士流 shì liú1.出身士族的人。 2.泛指读书人﹑文士。 |
| 士的 | 士的 shì de1.英语stick的音译。手杖。 |
| 士多 | 士多 shì duō1.方言。英语store的音译。商店;杂货店。 |
| 士可杀不可辱 | 士可杀不可辱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 士穷见节义 | 士穷见节义 shì qióng jiàn jié yì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
| 士饱马腾 | 士饱马腾 shì bǎo mǎ téng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 士林馆 | 士林馆 shì lín guǎn1.南朝梁武帝所立学馆名。 |
| 士兵 | 士兵 shì bīng士官、军士和兵的统称。是军队中直接操作武器装备,执行战斗或保障勤务的军人。是军队的基础。我军士兵,是指班长及其以下军人。1988年重新实行的军衔制分有三等七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兵设上等兵、列兵。 |
| 士为知己者死 | 士为知己者死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 士庶 | 士庶 shì shù1.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2.士族和庶族。 |
| 士林布 | 士林布 shì lín bù1.一种蓝色的细棉布。 |
| 士议 | 士议 shì yì1.士大夫的舆论﹑评价。 |
| 士大夫 | 士大夫 shì dà/dài/tài fū/fú古代官僚阶层。也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读书人:自少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充乎士大夫之列。 |
| 士习 | 士习 shì xí1.士大夫的风气;读书人的风气。 |
| 士田 | 士田 shì tián1.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领有的田地。 |
| 士类 | 士类 shì lèi1.文人﹑士大夫的总称。 |
| 士检 | 士检 shì jiǎn1.指士大夫应有的操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