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士师的简介:

shì shī
1.亦作"士史"。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 2.兵众,军队。

  • AI解释

在中文中,“士师”一词通常指古代中国的法官、断事官或地方行政长官,其职责包括审理案件和执行法律。这个词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如《诗经》和《左传》等历史典籍中。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士师”一职广泛存在于各地,负责处理民间的纠纷、调解矛盾及裁决刑事案件。
  2. 职责与权力:“士师”的角色类似于现今的法官或行政长官。他们不仅需要公正地审理案件,还要确保判决结果能够得到执行,并维护地方的秩序和稳定。
  3. 文化象征: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士师”还可能被赋予道德高尚、公正无私的形象,代表正义与法律的力量。

造句:

  1. 古代“士师”一职的设立是为了确保社会能够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运作。
  2. 在那个时代,人们常说:“有冤屈可以找士师申诉。”
  3. 这个地区的民风淳朴,因为大家知道,遇到纠纷时有公正的士师主持公道。
  4. “士师”这一职位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5. 传说中的“士师”,不仅解决争端,还常常教导百姓如何遵守礼仪和道德。

分词解释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