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士礼的简介:

shì lǐ
1.《仪礼》的别名。

  • AI解释

《士礼》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士人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文化期待与道德要求。"士"是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或贵族子弟的一种称谓,“礼”则是指一整套的仪式、习俗以及行为准则。《士礼》强调的是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应当遵循的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

详细解释

  1. 行为规范:士人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2. 礼仪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日常言行举止、宴请宾客时的礼节、参加仪式活动的规范等。
  3. 教育要求: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传承。

造句

  1. “自古以来,士人便以遵守《士礼》为荣,无论身处何地都应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2.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除了考察学子的知识水平之外,《士礼》也是评判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3. 作为一名真正的士人,他深知自己不仅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遵循《士礼》的精神追求。
  4. 每逢重要庆典或祭祀活动时,都会有一批受过良好教育且了解《士礼》规范的士人们在场主持仪式。
  5. 在古代社会中,《士礼》不仅是文人士大夫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词解释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