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操的拼音、解释、组词

士操的简介:

shì cāo
1.犹士节。

  • AI解释

《士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指“士”的操守或操行。在中国古代社会,“士”特指读书人、知识分子,他们不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还需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与品德。“士操”可以理解为士人应当秉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详细解释

  •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地位的知识分子或文职官员。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
  • :在这里指的是行为操守、品德修养。士操可以理解为士人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造句

  1. 孔子认为,真正的士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洁的操行,《士操》就是这种精神的一种表现。
  2. 在当今社会中,虽然时代不同了,“士”也不再是唯一的称呼,但“士操”的理念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求和实践。
  3.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言谈举止都体现了《士操》,即使是面对困难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
  4. 李白虽然被贬官,但他并没有放弃理想,他的诗作中流露出的正是《士操》精神。
  5. 现在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实际上也是新时代下的“士操”,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请注意,《士操》并非正式词语或典籍名称,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传统儒家思想对“士”这一概念的理解来进行的解读。

分词解释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cāo

1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2 控制、掌握:~舟。~纵。3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4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5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6 行为,品行:~行。~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