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士节的简介:
shì jié
1.士大夫应有的节操。
1.士大夫应有的节操。
- AI解释
《士节》这一概念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通常用来形容士人(即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或官员)所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行为准则。在古代中国的语境中,“士”不仅仅指那些拥有学问或职业的人群,还包含了对个人品行与操守的高要求。“节”字在这里有道德品质、气节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士:特指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或者官员。
- 节:指的是个人在面对艰难困境时表现出来的坚定不移的原则和意志。它包含了忠诚、廉洁、勇敢等正面品格。
总的来说,“士节”就是指士人应当具备的高尚品德与气节,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造句:
- 自古以来,士人都以保持高洁的士节为荣。
- 他一生勤勉,清正廉洁,真正践行了士人的士节。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许多士人宁死不屈,坚守自己的士节。
- 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士节。
- 真正的士节不仅体现在外在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定。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士人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的高尚品德和气节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