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士则的简介:

shì zé
1.士大夫的楷模﹑榜样。

  • AI解释

《士则》这个词通常不是指一个具体存在的文献或典籍,而是借由“士”和“则”的组合来表达对士人的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的一种表述。在这里,“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往往指的是有才德的人、读书人或官员;而“则”则是规则或者标准的意思。

《士则》可以理解为对于士人(即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的行为规范或应遵守的道德准则的描述,类似于“君子之道”、“贤者之行”,旨在指导人们如何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它可能涉及了诸如诚实守信、勤奋学习、修身养性、公正廉明等多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五个使用《士则》概念造句的例子:

  1.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时刻铭记着《士则》,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品德。
  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实践《士则》,以培养更加健康的社会风气。
  3. 当今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士则》中所倡导的公正、诚信等价值观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通过学习和遵循《士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先贤的思想精华,并将其转化为现代生活的指南针。
  5. 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士则》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和社会责任感。

请注意,由于“士则”并非指代具体的文学作品或文献,以上造句中的《士则》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来使用的。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士行”、“士道”等表述,具体内涵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本内容进行理解。

分词解释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