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的组词
纳常见的组词有:纳垢藏污,纳拜,纳说,纳福,纳西比战役,纳民轨物,纳节,纳木错,纳叛招亡,纳粹,纳禄,纳赂,纳忠效信,纳谏,纳罕,纳喊,纳受,纳质,纳米,纳音,纳粟,纳兰性德(1655-1685),纳异,纳还,纳坦,纳善,纳米技术,纳马,纳职,纳肝
词语 | 解释 |
---|---|
纳垢藏污 | 纳垢藏污 nà gòu cáng wū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纳拜 | 纳拜 nà bài1.低头拜见。纳,用同"捺"。 |
纳说 | 纳说 nà shuō/shuì/yuè1.犹言进谏。 |
纳福 | 纳福 nà fú迎祥致福:蠲邪纳福。后多用为问候之辞: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
纳西比战役 | 纳西比战役 nà xī bǐ zhàn y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次重要战役。1645年6月,国会军与王军在纳西比附近展开决战。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骑兵大败王军,取得胜利。这次战役为国会军在第一次内战中获胜奠定了基础。 |
纳民轨物 | 纳民轨物 nà mín guǐ wù纳:容纳;民:老百姓;轨:法度;物:器物。指将百姓纳入遵守法度、惜用器物的正道。 |
纳节 | 纳节 nà jié1.纳还朝廷所赐的旌节。亦借指辞官。 |
纳木错 | 纳木错 nà mù cuò藏语“天湖”之意。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最高的大湖。在西藏拉萨以北。面积1961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718米。湖滨为天然牧场。湖中盛产裸鲤。 |
纳叛招亡 | 纳叛招亡 nà pàn zhāo wáng招收逃亡的人,接纳敌方叛变、归顺的人。 |
纳粹 | 纳粹 nà cuì1.德语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缩写Nazi的音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德国国家社会党,是以希特勒为首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
纳禄 | 纳禄 nà lù1.归还俸禄。谓辞官。 |
纳赂 | 纳赂 nà lù1.行贿。 2.受贿。 |
纳忠效信 | 纳忠效信 nà zhōng xiào xìn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
纳谏 | 纳谏 nà jiàn1.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 2.向君主进谏。 |
纳罕 | 纳罕 nà hǎn惊异:心里犹自纳罕|她的眼泪直流下来,众人更是纳罕。 |
纳喊 | 纳喊 nà hǎn1.呐喊。 |
纳受 | 纳受 nà shòu1.接受;收受。 |
纳质 | 纳质 nà zhì1.送纳人质。 |
纳米 | 纳米 nà mǐ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 |
纳音 | 纳音 nà yīn1.古以五音(宫﹑商﹑角﹑征﹑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清钱大昕《纳音说》。 |
纳粟 | 纳粟 nà sù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
纳兰性德(1655-1685) | 纳兰性德(1655-1685) nà lán xìng dé (1655-1685)清代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年间进士。授三等侍卫,后升为一等。其词风格清新,多有新意,不落旧套。有《通志堂集》,另有单行本词集《纳兰词》。 |
纳异 | 纳异 nà yì1.容纳不同见解。 |
纳还 | 纳还 nà huán/hái1.归还。 |
纳坦 | 纳坦 nà tǎn1.复姓。金代有纳坦谋嘉。见《金史》本传。 |
纳善 | 纳善 nà shàn1.接纳善言。 |
纳米技术 | 纳米技术 nà mǐ jì shù在纳米尺度(0.1—100纳米)上研究电子、原子、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技术。它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单个原子或分子,实现对微观世界的有效控制,对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纳马 | 纳马 nà mǎ1.犹纳粟。明代入监之资。 |
纳职 | 纳职 nà zhí1.犹纳贡。 |
纳肝 | 纳肝 nà gān1.《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