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的组词
伊常见的组词有:伊戚,伊生,伊川先生,伊索寓言,伊祁,伊耆,伊洛,伊利亚特,伊玛目,伊优,伊瀍,伊凉,伊霍,伊兰,伊利昂纪,伊斯坦布尔,伊川翁,伊吕,伊汭,伊耆氏,伊们,伊蒲馔,伊祈,伊犁河,伊阳,伊朗,伊阻,伊何底止,伊瀔,伊人
| 词语 | 解释 |
|---|---|
| 伊戚 | 伊戚 yī qī1.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
| 伊生 | 伊生 yī shēng1.商伊尹的别称。 |
| 伊川先生 | 伊川先生 yī chuān xiān shēng1.宋理学家邵雍的别号。雍字尧夫。 2.宋理学家程颐的别号。颐字正叔,宅于河南嵩县东北耙耧山下,地处伊川,故称。 |
| 伊索寓言 | 伊索寓言 yī suǒ yù yán相传为古希腊伊索作。从总体看,应是长期流传在古希腊的寓言的汇集。原本失传,今流行本系后人多次补充编订而成,并杂有亚洲和非洲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
| 伊祁 | 伊祁 yī qí1.神名。传说善治鬼,故世人奉为门神。 2.见"伊耆"。 |
| 伊耆 | 伊耆 yī qí/shì1.见"伊耆氏"。 2.亦作"伊祈"﹑"伊祁"。复姓。 |
| 伊洛 | 伊洛 yī luò1.亦作"伊雒"。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2.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
| 伊利亚特 | 伊利亚特 yī lì yà tè即“伊利昂纪”。 |
| 伊玛目 | 伊玛目 yī mǎ mù一译“伊玛姆”。阿拉伯文{[i']}mm的音译,意为“站在前列的人”、“表率”、“领袖”等。①伊斯兰教率穆斯林做礼拜者。②逊尼派对穆斯林领袖和教法学派创始人、著名宗教学者的尊称。前者与“哈里发”同义。③十叶派对政教首领的称呼。④中国伊斯兰教对清真寺教长的称呼。 |
| 伊优 | 伊优 yī yōu1."伊优亚"的省语。后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谓其说话无定见,迎合人意而言。 2.象声词。 |
| 伊瀍 | 伊瀍 yī chán1.亦作"伊?"。 2.伊水与瀍水。位于河南,均入洛水。也指该两流域地区。 |
| 伊凉 | 伊凉 yī liáng/liàng亦作“伊涼”。曲调名。指《伊州》、《涼州》二曲。 |
| 伊霍 | 伊霍 yī huò1.商伊尹和汉霍光。伊尹放太甲于桐,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后常并称,泛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 |
| 伊兰 | 伊兰 yī lán1.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 2.草花名。赛兰香的别称。 3.国名。伊朗的异译。 |
| 伊利昂纪 | 伊利昂纪 yī lì áng jì/jǐ一译《伊利亚特》。古希腊史诗。相传为荷马所作。主要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故事。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愤而退出战斗,希腊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重新出战,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使希腊军转败为胜。 |
| 伊斯坦布尔 | 伊斯坦布尔 yī sī tǎn bù ěr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大洲(亚、欧)的城市。人口295.1万(1984年)。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为古代“丝绸之路”要站。市内多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和名胜古迹。工业有纺织、食品、机器等部门。渔业发达。1973年建成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
| 伊川翁 | 伊川翁 yī chuān wēng1.宋理学家邵雍的自号。雍字尧夫,后徙居河南洛阳,临伊川,故称。 |
| 伊吕 | 伊吕 yī lǚ1.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 |
| 伊汭 | 伊汭 yī ruì1.指伊水入洛水处。在今河南省偃师县。 |
| 伊耆氏 | 伊耆氏 yī qí/shì shì/zhī1.古帝号。即神农,一说即帝尧。 2.周代官名。 |
| 伊们 | 伊们 yī mén1. [方]∶他们或她们。如:伊们射皮草茎,咿呀不知所云。 |
| 伊蒲馔 | 伊蒲馔 yī pú zhuàn1.斋供,素食。 |
| 伊祈 | 伊祈 yī qí1.见"伊耆"。 |
| 伊犁河 | 伊犁河 yī lí hé中国水量最丰富的内陆河。源于新疆中部天山山地,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注入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千米。流量较稳定。水能较丰富。谷地宜于发展农牧业。 |
| 伊阳 | 伊阳 yī yáng1.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汝阳县。 |
| 伊朗 | 伊朗 yī lǎng西亚国家。临波斯湾。史称波斯。面积164.8万平方千米。人口6672.7万(1995年)。首都德黑兰。大部分位于伊朗高原,四周高山环绕。东部有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夏干热,冬湿冷。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 |
| 伊阻 | 伊阻 yī zǔ1.艰险,阻隔。语出《诗.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毛传:"伊,维;阻,难也。" |
| 伊何底止 | 伊何底止 yī hé dǐ zhǐ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同“伊于胡底”。 |
| 伊瀔 | 伊瀔 yī gǔ1.亦作"伊谷"。 2.伊水与瀔水。均在河南省境。 |
| 伊人 | 伊人 yī rén犹此人。意中所指的人: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