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的组词
五常见的组词有:五色棒,五路,五示,五马图,五辰,五供,五器,五官将,五瑞,五柞,五粒风,五欲,五松,五体投诚,五更头,五伯长,五加皮,五衢,五湖四海,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言长律,五铢钱,五厄,五宿,五生盆,五族,五魁,五荤,五俎,五彩缤纷
词语 | 解释 |
---|---|
五色棒 | 五色棒 wǔ sè/shǎi bàng1.《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 |
五路 | 五路 wǔ lù1.亦作"五辂"。(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钓,樊缨九就,建大旗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文选.潘岳》:"五辂鸣銮,九旗扬斾。"李善注:"《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2)古代王后所乘的五 |
五示 | 五示 wǔ shì1.古时君主昭示臣民的五件事:《逸周书.成开》:"五示:一,明位示士;二,明惠示众;三,明主示宁;四,安宅示孥;五,利用示产。" |
五马图 | 五马图 wǔ mǎ tú中国画。宋代李公麟作。纸本长卷。白描。共五段,每段绘一人牵一马。每匹马后有黄庭坚笺记,马名标为凤头骢、好头赤、照夜白、锦膊骢、满川花(此名原佚,据后人画录补),皆宋皇家用马。线条准确优美,马匹、人物均极具风采。 |
五辰 | 五辰 wǔ chén1.古代谓五星分主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分属四时),故称四时为"五辰"。 |
五供 | 五供 wǔ gōng/gòng1.犹五祭。汉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 |
五器 | 五器 wǔ qì1.五等爵朝聘的礼器。 2.五木。 |
五官将 | 五官将 wǔ guān jiāng/jiàng1."五官中郎将"的省称。 |
五瑞 | 五瑞 wǔ ruì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 2.五种祥瑞之物。谓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见《隶释.汉李翕黾池五瑞碑》。亦谓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见《宋史.乐志一》。 |
五柞 | 五柞 wǔ zuò/zhà1.五柞宫的省称。 |
五粒风 | 五粒风 wǔ lì fēng1.松风。 |
五欲 | 五欲 wǔ yù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 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
五松 | 五松 wǔ sōng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
五体投诚 | 五体投诚 wǔ tǐ tóu chéng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
五更头 | 五更头 wǔ gēng/gèng tóu/tou1.天将明时。 |
五伯长 | 五伯长 wǔ bó/bǎi/bà cháng/zhǎng1.春秋五霸之长。指齐桓公。伯,通"霸"。 |
五加皮 | 五加皮 wǔ jiā pí1.中药名。五加的根皮和茎皮,阴干后制成。性温味辛,祛风湿,壮筋骨。参见"五加"。 2.酒名。用五加浸制而成。能去风湿,壮筋骨。以天津出产者最有名。 |
五衢 | 五衢 wǔ qú1.通五方的大路。 2.谓枝杈五出。 |
五湖四海 |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五讲四美三热爱 wǔ jiǎng sì měi sān rè ài五讲,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个团体联合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活动。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表示支持。同年8月,共青团中央又提出开展“三热爱”教育活动。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五言长律 | 五言长律 wǔ yán cháng/zhǎng lǜ1.见"五言排律"。 |
五铢钱 | 五铢钱 wǔ zhū qián1.钱币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铢"二字。自汉历魏﹑晋﹑六朝至隋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废。 |
五厄 | 五厄 wǔ è1.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见《隋书.牛弘传》。 |
五宿 | 五宿 wǔ sù/xiǔ/xiù1.住了五夜。 |
五生盆 | 五生盆 wǔ shēng pén1.种五生的盆。亦称生花盆。 |
五族 | 五族 wǔ zú1.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 2.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 3.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 |
五魁 | 五魁 wǔ kuí1.见"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 |
五荤 | 五荤 wǔ hūn1.即五辛。 |
五俎 | 五俎 wǔ zǔ1.五样祭品。 |
五彩缤纷 | 五彩缤纷 wǔ cǎi bīn fēn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