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俎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杂俎的简介:

wǔ zá zǔ
1.亦作"五杂组"。 2.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复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后人仿其作,成为诗体的一种。见明冯惟讷《古诗纪.统论》。唐颜真卿有《三言拟五杂组》诗。

  • AI解释

五杂俎》并非一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有名词,而是一种古代文献的简称。根据上下文推测,《五杂俎》可能指的是明代学者郎瑛编著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七修类稿·五杂俎》,这是一部内容丰富、记载广泛的文化典籍,涉及历史、地理、文学、戏曲等多个领域。

详细解释

  • 五杂俎:原本是指古代的一种器物,形状如同盘,盘中装有五色丝线杂编而成的玩具。郎瑛以此为书名,取其象征多种事物混合、各种知识交织之意,表示内容广泛丰富。
  • 内容特点:《七修类稿·五杂俎》收录了大量的史料、掌故和趣闻轶事,不仅涉及古代文献,还包括许多当时的社会风俗、民间传说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参考意义。

造句

  1. 明朝文人郎瑛所著的《五杂俎》,以其丰富的内容广受后世学者喜爱。
  2. 在阅读《五杂俎》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功底。
  3. 五杂俎》中记载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奇闻轶事,为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郎瑛的《五杂俎》里不仅有古文名篇的摘录,还记录了许多当时的民风民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
  5. 通过阅读《五杂俎》,我们能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这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帮助。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2 混合:夹~。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