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丘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比丘的简介:

wǔ bǐ qiū
1.佛教谓最早从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闻法出家的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是为佛教有"僧宝"之始。相传释迦牟尼初出家时,其父净饭王劝阻无效,派上述五人相随,后受感化而出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称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先跟他出家的五位弟子。也就是他初出家时,其父派给他的五名亲信随从。即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和摩诃男拘利。

五比丘》这个词源自佛教文化,通常用来指代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度化的第一位五位弟子。这些比丘分别是:憍陈如、摩诃男、跋提、十力迦叶和摩诃拘利。这五人在听闻佛的初次说法后即刻出家,成为最早的比丘僧团成员。

在佛教历史中,“五比丘”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了佛法能够迅速感化和转化有缘众生的力量,也标志着佛教僧团开始正式建立。他们跟随释迦牟尼佛,共同开启了弘法利生的宏大事业。

以下是五个使用“五比丘”的造句:

  1. 在《五比丘》的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佛法初传时的光辉和佛陀无上的智慧。
  2. 五比丘成为佛陀最早的弟子,他们共同见证了佛教僧团的诞生和发展。
  3. 就像佛经中提到的“五比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寻找并珍惜那些愿意与我们携手共进的朋友。
  4. 每次读到关于“五比丘”的故事时,我都深受启发,意识到只有真正放下自我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5.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五比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经历提醒我们要勇敢地追求真理并付诸行动。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qiū

1 小土山:土~。沙~。~陵。~壑。2 像小土山凸起的:~疹。3 坟墓:~墓(大墓)。~垄。4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十亩大的小田。5 众人聚居的地方:~民(乡民,邑民)。6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