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长律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言长律的简介:

wǔ yán cháng/zhǎng lǜ
1.见"五言排律"。

  • AI解释

关于“五言长律”,首先需要澄清一点,这个说法在传统的诗歌分类中并不常见。按照传统诗歌的分类,“五言”指的是每句五个字的诗体;而“长律”通常用来指称较长的律诗或绝句形式,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并不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不过,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偶尔会有一些诗人尝试将五言的形式与某些现代的、较为自由的诗歌形式相结合。因此,“五言长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较长时间和篇幅的五言古诗或近体诗(如律诗)。接下来,我们先解释“五言”和“长律”的含义,并提供几个使用五言的形式所写的诗句。

五言

“五言”指的是每句五个字的诗歌形式。它是最早成熟并流传下来的中国古典诗歌体裁之一,常见于汉代以后的各种诗歌中。由于篇幅较短小、简洁明快的特点,“五言”成为了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的一种重要手段。

长律

“长律”通常指的是长度较长的律诗或绝句形式。在传统文学中,律诗与绝句都是按严格的韵律要求来创作的诗歌体裁。但具体到“长律”,这个词更多地强调的是篇幅上的长度,而不是固定的行数或者格式。

五言诗句举例

  1. 春眠不觉晓,
  2. 处处闻啼鸟。
  3. 夜来风雨声,
  4. 花落知多少。(唐代·孟浩然《春晓》)

造句

虽然“五言长律”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但在尝试结合五言和较长篇幅的诗歌创作时可以这样使用:

  1. 春风吹过山岗旁,枝头绿叶展新妆。鸟鸣声中花儿笑,日月交替春意长。(这句是将五言诗句进行扩展后的示例,并非真正的传统“五言长律”。)

  2. 夜雨绵延连天边,孤灯伴我诉流年。思绪随风归何处?梦里花开满人间。(同样地,这是对五言形式的延伸,而非严格意义上的“五言长律”。)

  3. 山高水长有人家,炊烟袅袅映朝霞。绿树丛中鸟语喧,春来秋去又一茬。(尝试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使用了较为自由但保持五言字数特点的诗句形式。)

  4.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来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竹里馆》,用以展示五言诗的魅力与意境之美。)

  5.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同样源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虽非“五言长律”,但很好地展示了五言诗语境下的深远意境和情感表达。)

请注意,上述造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五言长律诗,而是基于五言形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展尝试,以更好地体现五言在不同情境下可以展现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cháng,zhǎng

1 两端的距离:~度。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