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宗的简介:

wǔ zōng
1.古代宗法,继承始祖的后人为大宗;继承高祖﹑曾祖﹑祖﹑父的后人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为"五宗"。参阅汉班固《白虎通.宗族》。 2.犹言五世。谓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 3.同母者为一宗。五宗,谓一父五母所生之子女。 4.佛教宗派名。禅宗慧能一系的南宗所分化的五个宗派。即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5.指五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五服以内的亲属。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所爱光五宗,所怨灭三族。」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畴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翦焉。」

2. 同母者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见《史记.卷五九.五宗世家》。

关于“五宗”的表述,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文献和语境中,“五宗”所指的是不同概念。在儒家哲学中,“五常”(并非“五宗”,但意义相近)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而在其他情况下,“五宗”可能特指某个领域的五个核心组成部分或类别,具体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但如果按常见理解,“五宗”概念较为少见。因此,我们可以假定您指的是“五常”,即儒家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是关于“五常”的详细解释:

五常(仁、义、礼、智、信)

  1. :指内心的善意与同情心,是儒家道德体系中非常核心的部分。
  2. :指的是公正的判断和行为原则,强调在特定情境下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 :不仅涉及外在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是一种通过礼仪表现出来的谦逊与尊敬。
  4. :智慧、知识与理解力,强调个体应该具有深刻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5. :诚实守信,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信任基础。

造句

  1. 在儒家教育中,“五常”被视为培养君子人格的基石。
  2. 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五常”的道德课程,鼓励学生践行仁义礼智信。
  3. 真正的领导者应当具备深厚的仁德、公正的义行、庄重的礼仪、广博的知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4. 古人云,“五常为本”,意味着在为人处事时应始终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行为准则。
  5. 通过学习“五常”思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交往中的诚信原则。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zōng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5 尊奉:~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