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籍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籍的简介:

wǔ jí
1.指五经。

  • AI解释

五籍》是中国古代对五部经典文献的统称,通常指的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这五大古籍。这些书籍被奉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经典,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详细解释

  1. 《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哲理与占卜方法。
  2. 《尚书》:亦称《书经》,主要记载了自上古至西周初年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和部分帝王的文告、誓词等。
  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4. 《礼记》:是对古代礼仪制度进行详细解释的一部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伦理观念和文化习俗。
  5. 《春秋》:最初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后来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造句

  1. 古人云:“学五籍者通天下。”这意指通过学习《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可以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2. 在古代,读书人往往需要先完成‘五经’的学习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儒生。
  3.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易经》、《尚书》等“五籍”是不可绕过的必修课。
  4. 虽然如今我们不需要像古人那样精通所有‘五籍’,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在这个学期里,老师将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易经》、《尚书》等“五籍”,以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这些造句旨在表达《五籍》在古代中国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代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帮助。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1 书,书册:古~。书~。经~。典~。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国~。学~。3 登记:~没(mò)。~吏民。4 征收:~田。5 〔~~〕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