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供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供的简介:
wǔ gōng/gòng
1.犹五祭。汉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
1.犹五祭。汉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
- AI解释
《五供》,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用于祭祀、祈福或佛教仪式上的一种陈设品,通常包含五个部分。这些物品一般包括香炉(焚香)、烛台(点蜡烛)、花瓶(插鲜花或干花)、净水壶(装清水)、水盛(用来接取清水)。《五供》不仅是一种实物的组合,还蕴含着文化与宗教的意义。
详细解释
- 香炉:用于烧香,象征净化空气、除秽。
- 烛台:点上蜡烛或油灯,寓意光明和指引。在佛教中,灯光也代表着智慧之光。
- 花瓶:插放鲜花或干花,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 净水壶与水盛:供奉清水,用于净手、漱口等仪式动作,象征清洁身心。
《五供》是传统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举行宗教仪式或是家庭祭祀活动时会使用到。它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布置,更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神灵或先人的敬仰之情。
造句
- 在春节期间,我们全家都会一起祭拜祖先,并将《五供》放置在厅堂之中。
- 每逢寺庙开放,很多信众都会亲手摆放《五供》,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奶奶特意从外面买来了精美的《五供》摆设在家里。
- 在佛教信徒看来,《五供》是献给佛祖的一种方式,代表着他们对佛法的尊敬与忠诚。
- 学校组织了一次文化活动,在其中讲解了《五供》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祭祀仪式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供
gōng,gòng
1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