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组词
南常见的组词有:南库,南浔铁路,南柯蚁,南溪,南华老仙,南桁,南行记,南山铁案,南戏,南阳西鄂,南山寺,南浔,南无(nāmó),南迈,南帝,南巡,南柯记,南江,南班子,南岭,南之威,南子,南荒,南馔,南五祖,南府,南朔,南平獠,南箕,南京市
词语 | 解释 |
---|---|
南库 | 南库 nán/nā kù1.宋代储藏钱币与物资的仓库。 |
南浔铁路 | 南浔铁路 nán/nā xún tiě lù见“向九铁路”。 |
南柯蚁 | 南柯蚁 nán/nā kē yǐ1.南柯梦中之蚁。亦比喻追逐暂时富贵的人。 |
南溪 | 南溪 nán/nā xī1.指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锦江的支流。 2.指河南登封县的南溪。 |
南华老仙 | 南华老仙 nán/nā huá/huà/huā lǎo xiān1.见"南华真人"。 |
南桁 | 南桁 nán/nā héng/háng1.桥名。即朱雀桁。在南京市南秦淮河上。三国吴名南津桥,因在朱雀门南,也叫朱雀桥。又因在台城南,也叫南桁。 |
南行记 | 南行记 nán/nā xíng/háng jì短篇小说集。艾芜著。1935年出版。以作者青年时代流浪于云南边疆和缅甸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描述在苦难生活中挣扎的劳动者的不幸,表现了善良与凶残的斗争。文笔酣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
南山铁案 | 南山铁案 nán shān tiě àn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
南戏 | 南戏 nán xì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乐上以南曲为主。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
南阳西鄂 | 南阳西鄂 nán/nā yáng xī è1. 南阳,郡名,西鄂,县名,今河南南召县南。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后汉书·张衡传》。 |
南山寺 | 南山寺 nán/nā shān sì1.在福建省漳州市南。唐开元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大雄宝殿巍峨庄严。东殿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元朝延佑年间铸造。又有来自印度的《贝叶经》和颁自清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 2.在广西贵县南山公园内。建于北宋。宋太宗赐御书,宋仁宗题:"景佑禅寺"额匾。元文宗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南山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贵县全城风光。 3.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山台怀镇南三公里山腰。元元贞二 |
南浔 | 南浔 nán/nā xún1.传说中的古国名。 |
南无(nāmó) | 南无(nāmó) nā wú1.[梵Namas]亦译作"南膜"。佛教语。归命﹑敬礼﹑度我之意。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归敬。常加在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前。如“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等。 |
南迈 | 南迈 nán/nā mài1.南行;南征。 |
南帝 | 南帝 nán/nā dì1.指南海之帝儵。典出《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2.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之一,即南方赤帝,名赤熛怒。 |
南巡 | 南巡 nán/nā xún1.天子巡行南方。 |
南柯记 | 南柯记 nán/nā kē jì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至槐安国,与金枝公主成婚,位居左丞相,复又获罪放逐,醒来看破红尘而坐化。 |
南江 | 南江 nán/nā jiāng1.古以南江﹑北江﹑中江为三江。南江即今吴淞江。 |
南班子 | 南班子 nán/nā bān zǐ1.天津人称来自上海的妓女班子。 |
南岭 | 南岭 nán lǐng横贯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间的一系列东北-西南向(或东西向)山脉的总称。中国主要山脉之一。从西向东主要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故又称五岭。一般海拔1000米,最高峰猫儿山海拔2142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界。地形破碎,岭间谷地为南北交通要道。 |
南之威 | 南之威 nán/nā zhī wēi1.见"南威"。 |
南子 | 南子 nán/nā zǐ1.春秋时卫灵公夫人。也称厘夫人。宋女,子姓,与宋公子朝私通。太子蒯瞆恶之,欲杀南子,未成,出奔。后蒯瞆即位,遂杀南子。 |
南荒 | 南荒 nán/nā huāng1.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 |
南馔 | 南馔 nán/nā zhuàn1.南方口味的菜肴。 |
南五祖 | 南五祖 nán/nā wǔ zǔ1.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北宋张用成(号紫阳)﹑石泰(号杏林)﹑南宋薛道光(号紫贤)﹑陈楠(号翠虚)和白玉蟾(号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
南府 | 南府 nán/nā fǔ1.指尚书省。因位于宫廷之南,故称。 2.宋时称开封府为南府。 3.辽建国前的部落集团之一。 4.清乾隆时,移内中﹑和乐﹑内学等太监,习艺于南花园,隶内务府,因称南府,以别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 |
南朔 | 南朔 nán/nā shuò1.南北;方向。 |
南平獠 | 南平獠 nán/nā píng liáo1.古代少数民族名。亦称南平蛮。属古獠人的一支。唐代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的巴县一带。 |
南箕 | 南箕 nán/nā jī1.星名。即箕宿。共四星,二星为踵,二星为舌。踵窄舌宽。夏秋之间见于南方,故称。古人观星象而附会人事,认为箕星主口舌,多以比喻谗佞。典出《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郑玄笺:"箕星哆然,踵狭而舌广。今谗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犹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 |
南京市 | 南京市 nán jīng sh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