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组词
南常见的组词有:南乡子,南北选,南洋群岛,南山矸,南越鸟,南榜,南柯记,南沃沮,南北卷,南革,南山寿,南藩,南方之强,南风,南荣,南台,南梁,南京长江大桥,南北郊,南斯拉夫,南宪,南来北往,南牧,南橘北枳,南溪,南司,南柯一梦,南菁书院,南征北讨,南漕
词语 | 解释 |
---|---|
南乡子 | 南乡子 nán/nā xiāng zǐ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 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
南北选 | 南北选 nán/nā běi/bèi xuǎn1.金代初期制定的在辽﹑宋降区考选人才的一种临时制度。 |
南洋群岛 | 南洋群岛 nán/nā yáng qún dǎo马来群岛的旧称。见“马来群岛”。 |
南山矸 | 南山矸 nán/nā shān gān1.亦作"南山粲"。 2.宁戚饭牛歌的首句。因也代指饭牛歌。寓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意。 |
南越鸟 | 南越鸟 nán/nā yuè niǎo/diǎo1.指鹦鹉。 |
南榜 | 南榜 nán/nā bǎng/bàng1.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 |
南柯记 | 南柯记 nán/nā kē jì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至槐安国,与金枝公主成婚,位居左丞相,复又获罪放逐,醒来看破红尘而坐化。 |
南沃沮 | 南沃沮 nán/nā wò jǔ/jù1.古代国名。东汉时,我国东部少数民族所建。 |
南北卷 | 南北卷 nán/nā běi/bèi juàn/juǎn1.南卷与北卷的合称。明清科举,依考生之地域而分南卷﹑北卷两种(后又增中卷)。自明代宣德以后,会试取士定名额比例为南方占十分之六,北方占十分之四。 |
南革 | 南革 nán/nā gé/jí1.指清末活动于南方的革命党。 |
南山寿 | 南山寿 nán/nā shān shòu1.典出《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孔颖达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后用为人祝寿之词。 |
南藩 | 南藩 nán/nā fān1.亦作"南蕃"。 2.犹南疆。 3.南方的屏障。 |
南方之强 | 南方之强 nán fāng zhī qiáng南方坚强刚毅之人。 |
南风 | 南风 nán/nā fēng1.从南向北刮的风。 2.古代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作。 3.南方的乐曲。 4.指《诗经》中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 5.指南朝诗的风格。 6.南方的风气。 7.男风;男色。 |
南荣 | 南荣 nán/nā róng1.房屋的南檐。荣,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2.南方之地。 3.复姓。周有南荣趎。见《庄子.庚桑楚》。 |
南台 | 南台 nán/nā tái/tāi1.十六国夏主赫连勃勃取长安后,称长安曰南台。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3.台名。即戏马台。在江苏省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南朝宋元嘉时,魏主南侵至彭城,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项羽掠马台,其下有玉钩斜道。 4.台名。瀛台的旧称。在北京。 5.山名。即钓台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南闽江中,故亦曰南台山。 6.山名。在广州香山县(今中山县)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
南梁 | 南梁 nán/nā liáng1.古地名,在今河南临汝县。 2.指《梁书》。因梁为南朝,故云。 |
南京长江大桥 | 南京长江大桥 nán/nā jīng cháng/zhǎng jiāng dà/dài/tài qiáo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
南北郊 | 南北郊 nán/nā běi/bèi jiāo1.南郊与北郊。分别为古代王朝祭天﹑祭地之处。 |
南斯拉夫 | 南斯拉夫 nán/nā sī lā/lá fū/fú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1993年)。首都贝尔格莱德。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部多瑙河流经地区为平原。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 |
南宪 | 南宪 nán/nā xiàn1.即台谏,御史。 |
南来北往 | 南来北往 nán lái běi wǎng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
南牧 | 南牧 nán/nā mù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汉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到南方去任州官。 |
南橘北枳 | 南橘北枳 nán jú běi zhǐ枳:落叶灌木,果实味苦酸,球形。古人认为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后用来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南溪 | 南溪 nán/nā xī1.指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锦江的支流。 2.指河南登封县的南溪。 |
南司 | 南司 nán/nā sī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
南柯一梦 | 南柯一梦 nán kē yī mèng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南菁书院 | 南菁书院 nán/nā jīng shū yuàn1.原址在江苏省江阴县城内。清光绪九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创立。以经史词章教授学生。王先谦曾讲学于此,辑成《皇清经解续编》一四三○卷,又刊《南菁丛书》及《南菁札记》。废科举后,改为南菁学校。 |
南征北讨 | 南征北讨 nán zhēng běi tǎo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
南漕 | 南漕 nán/nā cáo1.即南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