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铁案的拼音、解释、组词

南山铁案的简介:

nán shān tiě àn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绝对不可更改的判决或意志。见南山可移条。清˙黄遵宪˙感事诗八首之四:东市朝衣真不测,南山铁案竟无名。

1. 比喻绝对不可更改的判决或意志。参见「南山可移」条。清.黄遵宪〈感事〉诗八首之四:「东市朝衣真不测,南山铁案竟无名。」

南山铁案》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俗语,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南山”通常指的是中国浙江杭州附近的风景名胜区,而“铁案”则比喻非常确凿、不容更改的事实。因此,《南山铁案》可能被理解为在某一特定案件中,经过精心审理和调查后得出的极其确凿无误的判决或结论。

由于这个词并非正式存在,我们可以根据其意象构造一些解释,并提供五句造句以供参考: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指在南山地区发生的某个非常确凿、不容更改的事实案件。
  • 引申意义:比喻经过深入调查和细致审理后得到的极为确切无误的结果或判决。

造句

  1. 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取证,这起涉及多名官员的腐败案终于被法院宣判为南山铁案
  2. 在这次案件中,他坚持认为证据不足以构成铁案,并要求重新审查。
  3. 检察官们反复核对了所有证据后,最终确认这是一桩确凿无疑的南山铁案
  4. 尽管有人质疑判决的公正性,但经过深入调查和多方证词,法官还是坚定了自己做出的南山铁案结论。
  5. 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南山铁案的主角,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请注意,由于“南山铁案”并非正式成语或俗语,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运用,并结合正式表述以确保语言准确性和专业性。

分词解释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