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的拼音、解释、组词

南北史的简介:

nán/nā běi/bèi shǐ
1.《南史》与《北史》的合称。系唐李延寿增删裁并宋﹑齐﹑梁﹑陈﹑北齐﹑魏﹑周﹑隋八书而成,较旧史为简净。《南史》八十卷,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北史》一百卷,记北朝自北魏到隋的历史。

  • AI解释

《南北史》的详细解释

《南北史》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李昉等人编撰完成。全书主要记载了从东晋末年到隋朝统一这段历史,涵盖了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大约公元420年-589年的南朝和386年-581年的北朝),共包含七十五卷。该书的编撰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后世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体例严谨、史实较为详尽。

主要特点:

  1. 史料价值高:《南北史》在编写过程中广泛收集了前人的著作和大量的野史杂记,内容丰富多样。
  2. 注重人物传记:书中详细记载了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生平、思想、事迹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描述。
  3. 编撰体例严谨:《南北史》在体例上与传统的纪传体史书类似,但是更加侧重于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叙述。

造句

  1. 在阅读《南北史》的过程中,我被南朝士人的高风亮节深深吸引。
  2. 《南北史》中详细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纷争和文化变迁,为后人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 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南北史》是一部非常值得深入研读的历史文献,它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上这段复杂而有趣的时间具有重要价值。
  4. 通过阅读《南北史》,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南朝和北朝这两个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影响。
  5. 每当提及那个时期的人物时,人们常常会引用《南北史》中记载的相关故事。

分词解释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