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的拼音、解释、组词

南普陀寺的简介:

nán/nā pǔ tuó sì
1.在福建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南普陀,自是成为闽南佛教胜地。

  • AI解释

南普陀寺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座著名佛教寺院,它是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713-741),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寺庙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著称。

详细解释

南普陀寺的“南”在这里指的是方位,普陀在佛教中特指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普陀山;而“寺”,即佛寺、僧院。因此,“南普陀寺”意为位于南方地区的普陀山风格的寺庙。

造句

  1. 每到周末,不少游客都会前往南普陀寺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
  2. 我们一行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普陀寺,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氛围。
  3. 南普陀寺不仅是佛教徒朝拜的重要场所,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捕捉美好瞬间的好去处。
  4. 在春日阳光下散步于南普陀寺内,四周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
  5. 为了更好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计划今年暑假全家一起去南普陀寺旅游。

分词解释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1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

1 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2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观(guàn )。3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