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的组词

郑常见的组词有:郑昭宋聋,郑老,郑州黄河大桥,郑畋(824~882),郑校人,郑重其辞,郑五歇后,郑驿,郑儛,郑公泉,郑图,郑人实履,郑学,郑绵,郑牛触墙成八字,郑声,郑国渠,郑成功(1624-1662),郑廷玉,郑州市,郑州,郑卫之曲,郑环,郑国三良,郑声乱雅,郑生,郑燮(1693-1765),郑璞,郑卫桑间,郑曲

词语 解释
昭宋聋 郑昭宋聋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郑老 zhèng lǎo1.指东汉郑玄。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隐居不仕。聚徒讲学,潜心著述,注释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州黄河大桥 郑州黄河大桥 zhèng zhōu huáng hé dà/dài/tài qiáo在河南郑州以北。京广铁路跨越黄河的双线铁路桥。长2890米。1960年竣工通车。在其上游不远处原有建于1905年的旧桥,因严重阻碍黄河排洪,于1988年拆除。
畋(824~882) 郑畋(824~882) zhèng tián(824~882)字台文。会昌二年中进士,后又登书判拔萃科。性宽厚,能诗文。
校人 郑校人 zhèng xiào/jiào rén1.《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赵岐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后以"郑校人"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
重其辞 郑重其辞 zhèng zhòng qí cí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五歇后 郑五歇后 zhèng wǔ xiē hòu1.指郑五歇后体。
驿 郑驿 zhèng yì1.见"郑庄驿"。
郑儛 zhèng wǔ1.见"郑舞"。
公泉 郑公泉 zhèng gōng quán1.泉名。在浙江绍兴若耶溪旁。
郑图 zhèng tú1.见"郑侠图"。
人实履 郑人实履 zhèng rén shí lǚ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郑学 zhèng xué1.指经学中的东汉郑玄学派。 2.泛指经学。
郑绵 zhèng mián1.古代郑地产的丝絮。语本《楚辞.招魂》:"秦篝齐缕,郑绵络些。"
牛触墙成八字 郑牛触墙成八字 zhèng niú chù qiáng chéng bā zì1.古谚语。形容郑玄学识渊博,家畜亦受其影响。
郑声 zhèng shēng1.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2.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国渠 郑国渠 zhèng guó qú/jǔ古代关中平原上的人工灌溉渠。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渠。渠长150多千米,灌田280万亩,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期仍发挥作用,唐代后逐渐堙废。
成功(1624-1662) 郑成功(1624-1662) zhèng chéng gōng (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劝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1659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1661年,率军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归祖国。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廷玉 郑廷玉 zhèng tíng yù元代杂剧作家。彰德(今河南安阳)人。生平事迹不详。剧作今知有二十三种。现存《楚昭王》、《看钱奴》、《后庭花》等六种。剧作对元代社会的黑暗腐败现象有所批判,但也流露宿命论的消极思想。
州市 郑州市 zhèng zhōu shì河南省省会。在省境中部偏北,京广、陇海两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28年设市,后废。1948年复设。人口192万(1995年)。为中国新兴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特产黄河鲤鱼。市北黄河沿岸建有游览区。古迹有商代古城遗址和二里岗遗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在此发起。市中心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高等学校有郑州大学等。
郑州 zhèng zhōu1.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临黄河,在京汉、陇海铁路交汇处,市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97万。为交通枢纽,黄淮平原物资集散地,中国新兴的棉纺工业基地。
卫之曲 郑卫之曲 zhèng wèi zhī qǔ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郑环 zhèng huán1.春秋时晋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国商人手中,宣子向郑伯请环,子产弗与。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以"郑环"泛指珍贵的玉器。
国三良 郑国三良 zhèng guó sān liáng1.指叔詹﹑堵叔﹑师叔三个郑国贤臣。语本《左传.僖公七年》:"郑有叔詹﹑堵叔﹑师叔三良为政,未可间也。"
声乱雅 郑声乱雅 zhèng shēng luàn yǎ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郑生 zhèng shēng1.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后世词曲中简称郑交甫为郑生。
燮(1693-1765) 郑燮(1693-1765) zhèng xiè (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
郑璞 zhèng pú1.古代郑国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卫桑间 郑卫桑间 zhèng wèi sāng jiān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指亡国之音。
郑曲 zhèng qū/qǔ1.春秋郑国的乐曲。多指俗曲。

郑的二字词语

驿

郑的三字词语

校人 公泉 国渠 廷玉 州市 工捐 光祖 板桥 公里 三絶 州梨 生谷 侠图 司农 公乡 公风 庄驿 樱桃 时门 女花 氏虫

郑的四字成语

昭宋聋 重其辞 五歇后 人实履 卫之曲 国三良 声乱雅 卫桑间 人买履 玄家婢 卫之音 庄好客 康成婢 氏丫环 人争年 虔三絶 家婢妾 卫之声 公听履 重其事 家诗婢 氏群虎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日组词 丝组词 禾组词 㚎组词 刌组词 各组词 咱组词 哗组词 荧组词 禀组词 嗽组词 裹组词 蝌组词 㽋组词 襲组词 㩸组词 䴎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