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的组词
郑常见的组词有:郑牛触墙成八字,郑正秋(1888-1935),郑公乡,郑生谷,郑旦,郑人争年,郑鼠,郑司农,郑振铎(1898-1958),郑驿,郑卫之声,郑氏虫,郑樵(1104-1162),郑光祖,郑和,郑图,郑笺,郑公泉,郑女,郑生,郑律成(1918-1976),郑声,郑畋(824~882),郑女花,郑重其事,郑玄(127-200),郑公风,郑卫,郑服,郑人买履
| 词语 | 解释 |
|---|---|
| 郑牛触墙成八字 | 郑牛触墙成八字 zhèng niú chù qiáng chéng bā zì1.古谚语。形容郑玄学识渊博,家畜亦受其影响。 |
| 郑正秋(1888-1935) | 郑正秋(1888-1935) zhèng zhèng qiū (1888-1935)电影事业家、编剧、导演。原名郑芳泽,生于广东潮州。1913年编写中国第一个电影剧本《难夫难妻》,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拍成影片。1922年与张石川等合组明星影片公司,任编剧、导演。一生编导演影片五十三部,以编剧的《孤儿救祖记》和编导的《姊妹花》为著名。 |
| 郑公乡 | 郑公乡 zhèng gōng xiāng1.《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 |
| 郑生谷 | 郑生谷 zhèng shēng gǔ/gǔ/yù1.同"郑谷"。 |
| 郑旦 | 郑旦 zhèng dàn1.春秋末年越国美女名。相传曾与西施同时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为妃。 |
| 郑人争年 | 郑人争年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
| 郑鼠 | 郑鼠 zhèng shǔ1.《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李贤注引《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郑人以干鼠为璞'便与二说不同。此云'干鼠',彼云'未腊',事又差舛。"后以"郑鼠"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 |
| 郑司农 | 郑司农 zhèng sī nóng1.指汉经学家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 |
| 郑振铎(1898-1958) | 郑振铎(1898-1958) zhèng zhèn duó (1898-1958)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年创办《儿童世界》杂志。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并任大学教授。后旅居巴黎。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小说《桂公塘》,论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有《郑振铎文集》。 |
| 郑驿 | 郑驿 zhèng yì1.见"郑庄驿"。 |
| 郑卫之声 | 郑卫之声 zhèng wèi zhī shēng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
| 郑氏虫 | 郑氏虫 zhèng shì/zhī chóng1.指文辞训诂之学。因东汉郑玄广注典籍﹑质于辞训,故称。虫,表示小技,含有轻视之意。 |
| 郑樵(1104-1162) | 郑樵(1104-1162) zhèng qiáo (1104-1162)南宋史学家。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一生勤于著述,撰有纪传体通史《通志》,提出“会通”的思想,主张修通史,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重视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 |
| 郑光祖 | 郑光祖 zhèng guāng zǔ元代杂剧作家。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曾任杭州路吏,卒于杭州。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剧作今知有十八种,现存《倩女离魂》、《?梅香》、《王粲登楼》等八种。另存散曲若干。 |
| 郑和 | 郑和 zhèng hé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里。1382年元朝统一云南战争后,十一岁的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随后被送到当时的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宦官,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 |
| 郑图 | 郑图 zhèng tú1.见"郑侠图"。 |
| 郑笺 | 郑笺 zhèng jiān1.汉郑玄所作《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他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加以疏解。他作《毛诗笺》,谦敬不敢言注,但云表明古人之意或断以己意,使可识别,故曰笺。书出后,《毛诗》日盛,三家诗渐废。 2.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
| 郑公泉 | 郑公泉 zhèng gōng quán1.泉名。在浙江绍兴若耶溪旁。 |
| 郑女 | 郑女 zhèng nǚ/rǔ1.指夏姬。郑穆公之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李善注引如淳曰:"郑女,夏姬也。"一说,指郑国的女子。吕向注:"郑女,郑国之女。" 2.指郑袖。战国时楚怀王后(南后)。 |
| 郑生 | 郑生 zhèng shēng1.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后世词曲中简称郑交甫为郑生。 |
| 郑律成(1918-1976) | 郑律成(1918-1976) zhèng lǜ chéng (1918-1976)作曲家。原籍朝鲜。1933年来中国。曾在延安陕北公学及鲁艺音乐系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艺声乐教员。1945年回朝鲜。1950年起定居中国,并加入中国籍。后任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作有歌曲《延水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三百余首以及歌剧《望夫云》等。 |
| 郑声 | 郑声 zhèng shēng1.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2.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
| 郑畋(824~882) | 郑畋(824~882) zhèng tián(824~882)字台文。会昌二年中进士,后又登书判拔萃科。性宽厚,能诗文。 |
| 郑女花 | 郑女花 zhèng nǚ/rǔ huā1.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姞梦见天使授己兰花,后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即以"郑女花"指兰花。 |
| 郑重其事 | 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 郑玄(127-200) | 郑玄(127-200) zhèng xuán (127-200)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受业,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多达数百千人。桓帝时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遍注群经,自成一家,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号称“郑学”。 |
| 郑公风 | 郑公风 zhèng gōng fēng1.传说中得神助之风。 |
| 郑卫 | 郑卫 zhèng wèi1.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 2.指郑卫二国的音乐。 3.指《诗经》中郑国﹑卫国的民间歌诗。 4.古称郑卫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
| 郑服 | 郑服 zhèng fú/fù1.汉经学家郑玄与服虔的并称。 |
| 郑人买履 | 郑人买履 zhèng rén mǎi lǚ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