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1104-1162)的拼音、解释、组词
郑樵(1104-1162)的简介:
zhèng qiáo (1104-1162)
南宋史学家。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一生勤于著述,撰有纪传体通史《通志》,提出“会通”的思想,主张修通史,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重视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
南宋史学家。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一生勤于著述,撰有纪传体通史《通志》,提出“会通”的思想,主张修通史,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重视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
- AI解释
郑樵(1104-1162):详细解释
郑樵,字子厚,号遂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古文献学家。他的生平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学术背景:出生于北宋晚期的福建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市),幼年时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特别是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
著作成就:郑樵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编纂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史书——《通志》,这部巨著以“二十四史”为基本资料,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等多个领域。此外,他还撰写了其他多部重要著作,如《读书纪古籍序录》等。
-
历史贡献:郑樵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也对古文献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致力于整理和研究古籍文献,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
文学成就:作为一位文人学者,郑樵的文学作品也是其著述的一部分,其中不乏有优秀的诗歌和散文流传至今。
造句
- 研究《通志》时,学者们往往会引用郑樵在其著作中提出的独特见解。
- 郑樵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历史学家,还因其对古文献的研究而在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在中国古代史学家中,郑樵以其全面的学术视野和广泛的知识面著称于世。
- 《通志》这部巨著凝聚了郑樵毕生的心血与智慧。
- 郑樵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展现出了卓越才能。
分词解释
郑
zhèng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