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1624-1662)的拼音、解释、组词

郑成功(1624-1662)的简介:

zhèng chéng gōng (1624-1662)
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劝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1659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1661年,率军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归祖国。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 AI解释

郑成功(1624-1662)

详细解释

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号延平。他是中国明代末期至清初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今属泉州)。郑成功的父亲是明末抗清将领郑芝龙。郑成功在明末清初时期领导了著名的抗清斗争,并最终收复了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

  • 生平事迹:郑成功出生时正值明朝末年,后入清初。他父亲郑芝龙曾经是南洋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海盗头目,后来归顺清朝,但因与清朝统治者有矛盾而被赐死。

  • 军事行动:1645年(崇祯八年),郑成功开始以复明为目标,并组建了“永历政府”,自称延平王。他从东南沿海地区起兵反清,率军南征北战。1652年至1653年间,郑成功率数万大军攻占福建、浙江等地,击退南下进攻的清军。

  • 收复台湾: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1661年(永历十五年)领导的一次远征。他率领两万余人从厦门出发,历经8个月的艰难航行和战斗,最终于1662年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重获台湾土地,并建立起了“东宁”政权。

  • 历史评价:郑成功的抗清斗争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自由的精神。他收复台湾后,在台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虽然最终失败无法恢复大明王朝,但他的贡献仍被后世赞誉为民族英雄。

造句

  1. 郑成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是因为他具备卓越的指挥才能。
  2. 游览郑成功的纪念馆,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伟大精神。
  3.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郑成功的故事,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 作为民族英雄的后代,我对他的事迹感到无比自豪。
  5. 郑成功的伟大壮举不仅收复了台湾,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精神象征。

分词解释

zhèng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2 姓。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