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听履的拼音、解释、组词

郑公听履的简介:

zhèng gōng tīng lǚ
1.同"郑履"。

  • AI解释

郑公听履》这一成语并非直接来源于古代典籍,但从其表述可以推测,“郑公”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郑虔。郑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在诗、书、画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至于“听履”,则有听取脚步声的意思。

根据上述背景信息,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成语的意义可能是:形容一个人非常警觉或者细心,能够通过细微的声音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或有人接近,暗示主人的敏感和谨慎。不过,这一解释是基于对“郑公”及其行为风格的推测,并非直接来源于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的原意。

接下来提供五个基于上述背景信息创造的句子:

  1. 小李是个细心的人,即便在深夜也能敏锐地听到门外的脚步声,如同郑公听履一般。
  2. 老板对待公司的财务状况十分谨慎,总是在细节中发现问题,就像郑公能够听到细微的声音一样。
  3. 郑先生对每一个来访者都极为重视,哪怕是最轻的敲门声都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是谁,他总是能像古代的贤人那样敏锐。
  4. 这位艺术家不仅擅长绘画,在生活中的观察力也如同古代郑公听履一般细腻,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他的注意。
  5. 郑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迅速捕捉到学生的动静和反应,就像一位警觉的老兵在战场上听到的每一步声都如郑公听履般清晰。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根据推测而创作出来的,并非出自真实的历史或文学作品。如果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或确切典故需要了解,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便进一步查找。

分词解释

zhèng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2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tīng

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1 鞋:西装革~。削足适~。2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3 步伐:步~维艰。4 执行,实行:~行。~约。5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6 指领土:“赐我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