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的拼音、解释、组词

郑卫的简介:

zhèng wèi
1.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 2.指郑卫二国的音乐。 3.指《诗经》中郑国﹑卫国的民间歌诗。 4.古称郑卫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 AI解释

郑卫”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主要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较为著名、以音乐和艺术而著称的地区。其中,“郑”指古国名,位于现在的河南省一带;“卫”,也是古国名,位于今河南北部及河北南部。

详细解释

  1. 地理上:郑国与卫国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
  2. 文化上:“郑卫”一词通常被用来形容两种风格的艺术和音乐。在古代,人们认为来自这两个地区的音乐更加通俗、欢快,甚至带有几分放纵的意味,相对于“正统”的雅乐而言,更贴近民间生活。
  3. 历史与文学上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郑卫”常被用来象征着一种更为自由、自然的艺术表达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艺术多样性的追求。

造句

  1. 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音乐上,正如《诗经》所说:“郑卫之声,声动四海。”
  2. 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线索。
  3. 在那个时代,人们崇尚自由与自然,因此郑卫之风在民间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4.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充满了对“郑卫”风格的追求,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美好面的热爱和向往。
  5. 今天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出“郑卫之声”的具体面貌,但它依然是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郑卫”一词在文学、艺术及文化研究中的使用场景与含义。

分词解释

zhèng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2 姓。

wèi

1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2 防护人员:警~。后~。3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