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组词
外常见的组词有:外壳,外后日,外界,外诱,外家,外手,外体,外线,外侨,外牧,外虞,外外,外郎,外廷,外差,外交辞令,外氏,外椁,外宽内明,外圆内方,外转,外焰,外羡,外内,外馆,外因论,外罗院,外化,外祖父,外场人
| 词语 | 解释 |
|---|---|
| 外壳 | 外壳 wài ké/qiào1.外皮。 |
| 外后日 | 外后日 wài hòu rì1.大后天。紧接在后天之后的那一天。 |
| 外界 | 外界 wài jiè①某个物体以外的空间:外界作用力|外界的空气振动耳膜,才能成为声音。②某个集体以外的部分:外界舆论|外界人士|整年呆在山沟里,对外界形势一无所知。 |
| 外诱 | 外诱 wài yòu1.外界事物的诱惑。 |
| 外家 | 外家 wài jiā/gū/jie1.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 2.指外戚。 3.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4.指男子于正妻之外在别处所置之妾。 5.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 6.指外家拳。 |
| 外手 | 外手 wài shǒu1.指在内室之外当差的佣人。 2.赶车或操纵机器时,指车和机器的右边。 |
| 外体 | 外体 wài tǐ/tī/bèn1.身体的外部。比喻辅佐之士。 |
| 外线 | 外线 wài xiàn1.处于对敌包围形势的作战线。 2.在安有电话分机的地方称对外通话的线路。 |
| 外侨 | 外侨 wài qiáo1.外国的侨民。 |
| 外牧 | 外牧 wài mù1.谓地方官。 2.指京都外的牧马场所。 |
| 外虞 | 外虞 wài yú1.谓对外患的防备。 2.外患。 |
| 外外 | 外外 wài wài1.对外甥的爱称。 |
| 外郎 | 外郎 wài láng/làng1.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 2.宋元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
| 外廷 | 外廷 wài tíng1.亦作"外庭"。 2.国君听政的地方。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朝臣。 |
| 外差 | 外差 wài chā1.把一个无线电频率同另一不同的频率合在一起以便产生差拍。 |
| 外交辞令 | 外交辞令 wài jiāo cí lìng辞令:应酬、对答的言词。指外交上应对得体的言词。也指一般场合中得体、中听的敷衍应付性的言语。 |
| 外氏 | 外氏 wài shì/zhī1.指外祖父母家。 |
| 外椁 | 外椁 wài guǒ1.棺材外的套棺。 |
| 外宽内明 | 外宽内明 wài kuān nèi míng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
| 外圆内方 | 外圆内方 wài yuán nèi fāng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
| 外转 | 外转 wài zhuǎn/zhuàn1.旧时谓京官转任外省同级官职。与内转相对。 |
| 外焰 | 外焰 wài yàn1.火焰的外层。无色。因供氧充足,燃烧完全,温度最高。具有氧化作用。 |
| 外羡 | 外羡 wài xiàn1.陵墓的外道。 |
| 外内 | 外内 wài nèi/nà1.外部和内部。其对象因所指而异。 |
| 外馆 | 外馆 wài guǎn1.客舍。 2.天子嫁女,从宫中迁出后所居之馆。 |
| 外因论 | 外因论 wài yīn lùn/lún主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的形而上学理论。在自然观上,常把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始因归为精神、上帝等超自然力量。在社会观上,常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为地理、气候等条件。 |
| 外罗院 | 外罗院 wài luó yuàn1.宫中囚所。 |
| 外化 | 外化 wài huà/huā1.谓外表变化。 |
| 外祖父 | 外祖父 wài zǔ fù/fǔ1.母亲的父亲。俗称外公。 |
| 外场人 | 外场人 wài cháng/chǎng rén1.指在外面做事见世面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