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组词
外常见的组词有:外欠,外候,外族,外客,外扬,外褂,外朝,外厂,外爷,外郎,外来语,外室,外公公,外舅,外篇,外钞,外语,外荒,外高加索人,外国,外公,外国语,外生,外引,外日,外州,外幸,外阴,外出,外淫
| 词语 | 解释 |
|---|---|
| 外欠 | 外欠 wài qiàn1.商业上指外界对己方的欠款。如:收回外欠。2.另外还欠。如:给你这二百元后,外欠多少?。 |
| 外候 | 外候 wài hòu1.外露的征候。 |
| 外族 | 外族 wài zú1.母家或妻家的亲族。 2.指本民族或本国以外的民族或国家。 |
| 外客 | 外客 wài kè1.外来的客人。 2.外寇。 |
| 外扬 | 外扬 wài yáng1.显现于外。 2.向外宣示﹑宣扬。 |
| 外褂 | 外褂 wài guà1.清朝官员的礼服之一,因加于各衣之外,故名。长及胫,裾前左右开叉,胸部及背部皆绣有花纹。 |
| 外朝 | 外朝 wài zhāo/cháo1.周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 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
| 外厂 | 外厂 wài chǎng/ān/hàn1.明朝永乐时建立的特务机关。 |
| 外爷 | 外爷 wài yé1.外祖父。 |
| 外郎 | 外郎 wài láng/làng1.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 2.宋元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
| 外来语 | 外来语 wài lái yǔ/yù1.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也叫借词或外来词。 |
| 外室 | 外室 wài shì1.犹外宅。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 |
| 外公公 | 外公公 wài gōng gōng1.外祖父。 |
| 外舅 | 外舅 wài jiù1.岳父。 |
| 外篇 | 外篇 wài piān1.古人因事理有别,故书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如《庄子》﹑《晏子春秋》都分内外篇。唐成玄英《序》:"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立名,篇以编简为义……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 |
| 外钞 | 外钞 wài chāo1.清代称公文的副本为外钞。 2.正集以外又刊刻者。 3.外国的纸币。 |
| 外语 | 外语 wài yǔ/yù1. 外国语言。 |
| 外荒 | 外荒 wài huāng1.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迷乱曰荒……禽,鸟兽。"孔颖达疏:"老子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好色好田,则精神迷乱。" 2.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
| 外高加索人 | 外高加索人 wài gāo jiā suǒ rén1. 外高加索的本地人或居民。 |
| 外国 | 外国 wài guó1.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后以指本国以外的国家。 2.犹外地,外乡。 |
| 外公 | 外公 wài gōng1.外祖父。 |
| 外国语 | 外国语 wài guó yǔ/yù1.指汉语中的外来语。 2.外国的语言﹑文字。 |
| 外生 | 外生 wài shēng1.忘我,置生命于度外。 2.外甥。 |
| 外引 | 外引 wài yǐn1. 从外国或外地引进。 |
| 外日 | 外日 wài rì1.犹言那天;前些天。 |
| 外州 | 外州 wài zhōu1.京都以外各州的统称。 |
| 外幸 | 外幸 wài xìng1.谓天子外出。 |
| 外阴 | 外阴 wài yīn1. 外生殖器部位。 |
| 外出 | 外出 wài chū1.出外。 2.谓离京出任地方官。 |
| 外淫 | 外淫 wài yín1.谓散逸游移。 2.谓滋润于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