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隶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隶的简介:

wài lì/dài
1.朝臣。

  • AI解释

词语“外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通常我们所说的“外”的含义多为外部、外界或外国等;“隶”的意思是奴隶或者依附。结合这两个词来看,“外隶”可能指代的是处于外部并被奴役或从属的状态的人或者物。

详细解释

  • 外: 表示在内部之外的,外部的意思。
  • 隶: 原意是奴仆、附属品等,后来引申为依附、隶属的关系。

结合两词,“外隶”可能用来形容一种处于外部并被某一方控制或依赖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词语并不常见,在正式文献中较少使用,而且其具体用法和意义可能会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造句

  1. 这次战争使许多国家沦为外隶状态,经济上完全被外国资本所操纵。
  2. 为了摆脱长期的外隶地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自身的力量。
  3.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中小国家因资源匮乏而被迫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外隶市场。
  4. 该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处于被外部势力操控的状态,实际上已成为这些大国的政治外隶
  5. 这种情况下,企业若不寻求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很可能将长期处于技术外隶的地位。

请注意,“外隶”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并且以上造句是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运用。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lì,dài

1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2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仆。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书。~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