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的组词
雁常见的组词有:雁序之情,雁素鱼笺,雁门,雁字,雁翼,雁门太守行,雁子堂,雁来,雁北,雁过拨毛,雁膳,雁信,雁门僧,雁柱,雁程,雁宾,雁奴,雁锦,雁行,雁山,雁臣,雁翎阵,雁空,雁宇,雁来红,雁门山,雁钗,雁娘,雁灯,雁鹅
词语 | 解释 |
---|---|
雁序之情 | 雁序之情 yàn xù zhī qíng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
雁素鱼笺 | 雁素鱼笺 yàn sù yú jiān指书信。 |
雁门 | 雁门 yàn mén1.郡名。战国赵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地。 2.见"雁门山"。 3.见"雁门关"。 |
雁字 | 雁字 yàn zì1.亦作"鴈字"。 2.成列而飞的雁群。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称。语出唐白居易《江楼晩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诗﹕"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3.像飞雁整齐而有秩序的行列。 4.犹雁序。比喻兄弟。 |
雁翼 | 雁翼 yàn yì1.雁的两翅。指雁翼营。 |
雁门太守行 | 雁门太守行 yàn mén tài shǒu xíng/háng诗篇名。唐代李贺作。诗题为乐府《瑟调曲》旧题。写战士寒夜出城击敌的艰苦和奋勇,歌颂战士以身报国的悲壮精神。用笔神奇,“黑云压城城欲摧”、“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等名句,尤被后人称道。 |
雁子堂 | 雁子堂 yàn zǐ táng1.《善见律》卷十﹕"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 |
雁来 | 雁来 yàn lái1.即雁来红。 |
雁北 | 雁北 yàn běi/bèi1.指山西省北部雁门关以北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
雁过拨毛 | 雁过拨毛 yàn guò bō máo①比喻武艺高强。②比喻经手办事便捞点好处。 |
雁膳 | 雁膳 yàn shàn1.亦作"鴈膳"。 2.菰米的别称。《管子·地员》﹕"其种雁膳黑实﹐朱跗黄实。"郭沫若等集校﹕"杨慎云﹕菇﹐《管子》谓之雁膳﹐以雁食之也。"一说﹐即青稞。张佩纶曰﹕"《说文》'稞﹐谷之善者﹐一曰无皮谷'﹐《周礼·膳夫》'膳之言善'﹐膳﹑善通。《四民月令》'青稞麦与大麦同■冱■﹐麺美﹐磨尽无麸'﹐此即《说文》所谓无皮稞为谷之善者﹐且与大麦同﹐与雁味相宜﹐故名之曰'雁膳'。" |
雁信 | 雁信 yàn xìn/shēn1.指传递书信者。 |
雁门僧 | 雁门僧 yàn mén sēng1.指东晋高僧慧远。慧远﹐雁门郡楼烦人﹐曾主持庐山东林寺﹐善诗文﹐与刘遗民﹑宗炳﹑慧永等结白莲社。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二.释慧远》。 |
雁柱 | 雁柱 yàn zhù1.亦作"鴈柱"。 2.乐器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 3.桥柱。 |
雁程 | 雁程 yàn chéng1.雁飞的行程。 |
雁宾 | 雁宾 yàn bīn1.谓雁来客居。古时常指九月。语出《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孙希旦集解﹕"是月鸿雁来宾﹐始至中国也。曰'来宾'者﹐雁以北为乡﹐其在中国也﹐若来为宾客然。" |
雁奴 | 雁奴 yàn nú1.亦作"鴈奴"。 2.雁群夜宿沙渚时﹐在周围专司警戒﹐遇敌即鸣的雁。 3.泛指雁。 |
雁锦 | 雁锦 yàn jǐn1.书信。 |
雁行 | 雁行 yàn xíng/háng1.亦作"鴈行"。亦作"鴈行"。 2.飞雁的行列。 3.形容排列整齐而有次序。 4.指朝廷上的排班。 5.阵名。横列展开﹐似飞雁的行列﹐故名。 6.同列﹔同等。 7.居前的行列。雁﹐通"颜"。 |
雁山 | 雁山 yàn shān1.亦作"鴈山"。 2.即雁门山。 3.即雁荡山。 |
雁臣 | 雁臣 yàn chén1.亦作"鴈臣"。 2.指古代逢秋到京师朝觐﹐至春始还部落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
雁翎阵 | 雁翎阵 yàn líng zhèn1.横列展开的阵形。 |
雁空 | 雁空 yàn kōng/kòng/kǒng1.秋天的天空。 |
雁宇 | 雁宇 yàn yǔ1.指秋季的天空。 |
雁来红 | 雁来红 yàn lái hóng/gōng1.植物名。苋科。一年生草本。近顶上的叶有红﹑黄﹑紫等色。秋季开花。供观赏﹐亦可食用或供药用。原产热带亚洲。 |
雁门山 | 雁门山 yàn mén shān1.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2.山名。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
雁钗 | 雁钗 yàn chāi1.首饰名。形如飞雁的发钗。 |
雁娘 | 雁娘 yàn niáng1.膏神名。 |
雁灯 | 雁灯 yàn dēng1.即雁足灯。 |
雁鹅 | 雁鹅 yàn é1.江南方言。褐色鹅。 2.四川方言。称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