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的组词

雁常见的组词有:雁序之情,雁湫,雁钗,雁帖,雁子,雁沼,雁翰,雁喙,雁音,雁过长空,雁城,雁头青,雁行,雁渚,雁门太守行,雁足书,雁泊人户,雁山,雁子堂,雁夜,雁宕山,雁引,雁鸿,雁北,雁行折翼,雁门山,雁足镫,雁信,雁使,雁序

词语 解释
序之情 雁序之情 yàn xù zhī qíng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雁湫 yàn qiū/jiǎo1.指浙江乐清雁荡山的龙湫。龙湫有二。一在山之马鞍岭西﹐长六十余丈。一在山之卷图峰下﹐长三十余丈。前者称"大龙湫"﹐后者称"小龙湫"。
雁钗 yàn chāi1.首饰名。形如飞雁的发钗。
雁帖 yàn tiè/tiě/tiē1.亦作"鴈帖"。 2.指书信。
雁子 yàn zǐ1.亦作"鴈子"。 2.雏雁。
雁沼 yàn zhǎo1.即雁池。
雁翰 yàn hàn1.指雁的翅膀。
雁喙 yàn huì1.亦作"鴈喙"。 2.芡实的别名。
雁音 yàn yīn1.犹音讯。
过长空 雁过长空 yàn guò cháng kōng大雁在高空飞过,没有留下痕迹。比喻往事已过,旧影难寻。
雁城 yàn chéng1.亦作"鴈城"。 2.指雁门郡。
头青 雁头青 yàn tóu/tou qīng1.晩粟的别名。
雁行 yàn xíng/háng1.亦作"鴈行"。亦作"鴈行"。 2.飞雁的行列。 3.形容排列整齐而有次序。 4.指朝廷上的排班。 5.阵名。横列展开﹐似飞雁的行列﹐故名。 6.同列﹔同等。 7.居前的行列。雁﹐通"颜"。
雁渚 yàn zhǔ1.指雁常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yàn mén tài shǒu xíng/háng诗篇名。唐代李贺作。诗题为乐府《瑟调曲》旧题。写战士寒夜出城击敌的艰苦和奋勇,歌颂战士以身报国的悲壮精神。用笔神奇,“黑云压城城欲摧”、“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等名句,尤被后人称道。
足书 雁足书 yàn zú shū1.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唐权德舆《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相传元郝经亦有雁足传书事。中统年间﹐郝经以宣慰副使使宋﹐被扣于真州﹐十六年不还。经畜一雁﹐甚驯。一日经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
泊人户 雁泊人户 yàn bó rén hù犹雁户。
雁山 yàn shān1.亦作"鴈山"。 2.即雁门山。 3.即雁荡山。
子堂 雁子堂 yàn zǐ táng1.《善见律》卷十﹕"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
雁夜 yàn yè1.指秋夜。
宕山 雁宕山 yàn dàng shān1.即雁荡山。
雁引 yàn yǐn1.亦作"鴈引"。 2.雁的鸣声。引﹐曲。
鸿 雁鸿 yàn hóng1.指音讯﹐书信。
雁北 yàn běi/bèi1.指山西省北部雁门关以北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行折翼 雁行折翼 yàn háng zhé yì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的死亡。
门山 雁门山 yàn mén shān1.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2.山名。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足镫 雁足镫 yàn zú dèng/dēng1.见"雁足灯"。
雁信 yàn xìn/shēn1.指传递书信者。
使 雁使 yàn shǐ1.送信的使者。
雁序 yàn xù①作队有序飞行的雁群:九秋惊雁序。②形容先后有序,不相紊乱:雁序而进。③比喻兄弟:雁序雕零|雁序之情。

雁的二字词语

鸿 使 齿

雁的三字词语

头青 足书 子堂 宕山 门山 足镫 门偈 翎队 翎阵 门僧 来客 子都 回峰 门关 足灯 翼营

雁的四字成语

序之情 过长空 泊人户 行折翼 塔题名 足留书 过拨毛 过拔毛 断鱼沈 默先烹 落沙滩 塔高标 行鱼贯 逝鱼沉 杳鱼沉 过留声 塔新题 素鱼笺 南燕北 塔名标 足传书 去鱼来 行有序 影分飞

其他字的组词

㕕组词 节组词 弍组词 ⽩组词 评组词 纬组词 盲组词 峡组词 曾组词 摘组词 擂组词 釂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