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弟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弟的简介:
wài dì/tì/tuí
1.同母异父弟。 2.表弟。亦通谓姑舅兄弟。 3.妻弟。
1.同母异父弟。 2.表弟。亦通谓姑舅兄弟。 3.妻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母异父的弟弟。《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
2. 表弟。《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传》:「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宋书.卷五五.臧焘传》:「傅僧祐,祖父弘仁,高祖外弟也,以中表历显官。」
词语“外弟”在中文中具有特定含义,主要指称一个人的侄子或外甥,即自己的妹妹或者弟弟的儿子。这个词通常带有亲情色彩,在家庭关系中使用。
详细解释:
- 构成:“外”字表明这种关系不是直接血缘关系,“弟”则是指男性晚辈。
- 使用场合:通常在中文语境中,用于称呼亲戚中的男性晚辈,尤其是较亲近的家庭成员之间。这是一种比较正式但亲切的称谓方式。
造句:
- 我家外弟今年已经上高中了,真是让人欣慰。
- 外弟暑假来家里玩,我们一起去了动物园。
- 妹妹家的外弟非常聪明好学,经常得到父母夸奖。
- 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去探望远在外地的外弟。
- 我记得小时候,常常听母亲念叨起她的外弟,说他多么优秀。
以上句子展示了“外弟”这一称谓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外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弟
dì,tì,tuí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