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的组词
尚常见的组词有:尚古,尚白,尚犹,尚字,尚小云(1902-1976),尚文,尚兀自,尚友,尚甫,尚同,尚韦,尚远,尚书,尚玄,尚冠,尚慎旃哉,尚右,尚德缓刑,尚猷,尚自,尚虚中馈,尚论,尚方仗,尚故自,尚方斩马剑,尚平,尚方舃,尚存,尚方剑,尚书郎
| 词语 | 解释 |
|---|---|
| 尚古 | 尚古 shàng gǔ1.上古。 2.崇尚古制﹐推崇古道。 |
| 尚白 | 尚白 shàng bái1.崇尚白色。 2.依然白色。《汉书.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客嘲扬子曰……然而位不过侍郎﹐擢绕给事黄门。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颜师古注:"玄﹐黑色也。言雄作之不成﹐其色犹白﹐故无禄位也。"后以"尚白"喻功名无所成就。 |
| 尚犹 | 尚犹 shàng yóu1.亦作"尚猷"。 2.犹﹐还。尚﹑犹同义并列。 |
| 尚字 | 尚字 shàng zì1.即"上字"。旧时某些比赛中用以计胜负的符号。 |
| 尚小云(1902-1976) | 尚小云(1902-1976) shàng xiǎo yún (1902-1976)京剧演员。名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宫人。幼入北京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马旦戏。唱腔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梁红玉》、《昭君出塞》等。1937年创办荣春社科班。曾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
| 尚文 | 尚文 shàng wén1.崇尚文治。 2.通行以书面文字来表达意思。 |
| 尚兀自 | 尚兀自 shàng wù zì1.犹自;尚且。 |
| 尚友 | 尚友 shàng yǒu1.上与古人为友。 2.指与高于己者交游。 |
| 尚甫 | 尚甫 shàng fǔ1.见"尚父"。 |
| 尚同 | 尚同 shàng tóng/tòng1.墨子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如家君服从国君﹑国君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 2.谓混同于流俗。 |
| 尚韦 | 尚韦 shàng wéi1.谓用熟皮作鞋面﹐鞝在鞋底上。尚﹐通"鞝"。 |
| 尚远 | 尚远 shàng yuǎn/yuàn1.久远。 |
| 尚书 | 尚书 shàng shū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
| 尚玄 | 尚玄 shàng xuán1.崇尚黑色。铁色黑﹐因亦指崇尚用铁制作。 |
| 尚冠 | 尚冠 shàng guān/guàn1.里名。 |
| 尚慎旃哉 | 尚慎旃哉 shàng shèn zhān zāi尚:还;旃:之。还要谨慎小心啊。 |
| 尚右 | 尚右 shàng yòu1.以右为尊。详"尚左"。 |
| 尚德缓刑 | 尚德缓刑 shàng dé huǎn xíng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
| 尚猷 | 尚猷 shàng yóu1.见"尚犹"。 |
| 尚自 | 尚自 shàng zì1.犹自;尚且。 |
| 尚虚中馈 | 尚虚中馈 shàng xū zhōng kuì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伸指妻室;虚:空。指没有妻子。 |
| 尚论 | 尚论 shàng lùn/lún1.向上追论。 |
| 尚方仗 | 尚方仗 shàng fāng zhàng1.尚方制作的兵器。 |
| 尚故自 | 尚故自 shàng gù zì1.见"尚古自"。 |
| 尚方斩马剑 | 尚方斩马剑 shàng fāng zhǎn mǎ jiàn1.尚方制作的御用剑﹐因极锋利﹐言可斩马﹐故名。 |
| 尚平 | 尚平 shàng píng1.指东汉尚长。尚长字子平。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
| 尚方舃 | 尚方舃 shàng fāng xì1.即尚书履。 |
| 尚存 | 尚存 shàng cún1.现在还存在。 |
| 尚方剑 | 尚方剑 shàng fāng jiàn1.俗称"尚方宝剑"。 2.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 |
| 尚书郎 | 尚书郎 shàng shū láng/làng1.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