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的组词
茅常见的组词有: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茅茨,茅室蓬户,茅蕝,茅苫,茅斋,茅赋,茅山,茅塞顿开,茅竹,茅坤(1512-1601),茅轩,茅寮,茅塞,茅台酒,茅以升(1896-1989),茅缩,茅盈,茅台,茅盾文学奖,茅土,茅堂,茅司,茅室土阶,茅茨不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舍,茅盾(1896-1981),茅屋草舍,茅龙
| 词语 | 解释 |
|---|---|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máo cì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房质朴简陋。 |
| 茅茨 | 茅茨 máo cí茅屋;泛指平民居所:绝顶一茅茨|身安茅茨。 |
| 茅室蓬户 | 茅室蓬户 máo shì péng hù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
| 茅蕝 | 茅蕝 máo jué1.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束茅而列,以表位次。 2.茅束。 |
| 茅苫 | 茅苫 máo shān/shàn1.亦作"茆苫"。 2.谓用茅草覆盖。亦指茅舍﹑草屋。 3.古礼居丧者的草垫。 |
| 茅斋 | 茅斋 máo zhāi1.亦作"茆斋"。 2.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
| 茅赋 | 茅赋 máo fù1.指封土及其赋敛。 |
| 茅山 | 茅山 máo shān1.山名。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原名句曲山。相传有汉茅盈与弟衷固采药修道于此,因改名茅山。 |
| 茅塞顿开 |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 茅竹 | 茅竹 máo zhú1.毛竹的别称。竹的一种,高可达二三丈,茎壁厚,性坚韧,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还可制造器物。 |
| 茅坤(1512-1601) | 茅坤(1512-1601) máo kūn (1512-1601)明代散文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被诬免职,居家五十余年。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有《茅鹿门集》。 |
| 茅轩 | 茅轩 máo xuān1.茅舍。 |
| 茅寮 | 茅寮 máo liáo1.亦作"茆寮"。 2.草屋;茅草棚。 |
| 茅塞 | 茅塞 máo sāi/sài/sè1.《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
| 茅台酒 | 茅台酒 máo tái jiǔ中国最负盛名的白酒之一。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故名。酒精含量53%~55%。以高粱为原料,小麦曲为发酵剂酿制而成。1915-1916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 |
| 茅以升(1896-1989) | 茅以升(1896-1989) máo yǐ shēng (1896-1989)桥梁专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博士。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东南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教授、校长、院长,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中科院学部委员。曾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
| 茅缩 | 茅缩 máo suō/sù1.用茅草滤酒。也指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语本《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时将酒自茅束上浇下,糟留茅中,酒汁自茅束渗透下流,像神饮之。 |
| 茅盈 | 茅盈 máo yíng1.汉景帝时咸阳人。传说年十八上恒山修道,旋隐江南句曲山,与其弟固衷修炼采药,治病活人,世称"三茅真君",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名茅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境内)。旧有"茅山道士"之传,即本于此。 |
| 茅台 | 茅台 máo tái/tāi1.镇名。在贵州省仁怀县境内,东通遵义,水路沿赤水河可通长江,以产佳酿著名。 2.指茅台酒。 |
| 茅盾文学奖 | 茅盾文学奖 máo dùn wén xué jiǎng中国长篇小说大奖。茅盾生前曾捐赠25万元作为基金,以奖励优秀长篇小说。1981年中国作家协会设立此奖。至1994年止,已举办四届评奖活动,获奖作品二十余部。 |
| 茅土 | 茅土 máo tǔ1.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
| 茅堂 | 茅堂 máo táng1.亦作"茆堂"。 2.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3.堂名;里名。 |
| 茅司 | 茅司 máo sī1.厕所。 |
| 茅室土阶 | 茅室土阶 máo shì tǔ jiē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 茅茨不翦 | 茅茨不翦 máo cí bù jiǎn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máo wū wéi/wèi qiū fēng suǒ pò gē诗篇名。唐代杜甫作。作者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住茅屋曾被秋风刮破,并受夜雨侵扰。本诗描写了这段经历,由此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 茅舍 | 茅舍 máo shè/shě1.亦作"茆舍"。 2.茅屋。 3.用以谦称自己的住宅。 |
| 茅盾(1896-1981) | 茅盾(1896-1981) máo dùn (1896-1981)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
| 茅屋草舍 | 茅屋草舍 máo wū cǎo shě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
| 茅龙 | 茅龙 máo lóng1.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