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茅草的简介:

máo cǎo
“白茅”的俗称。见“白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茅

1. 茅的通称。《诗经.召南.草虫》唐.孔颖达.正义:「陆机云:『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茅草》作为一个词语,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或成语,而更像是对一种常见植物的具体描述。茅草通常指的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常用于屋顶、围栏、编织等。在中文语境中,“茅草”一词多用于文学创作和口语表达中,用来形容自然景象或是比喻简陋的生活条件。

详细解释

  • 含义:茅草是生长在野外的一种草本植物,茎细长且略带弯曲,叶子宽大而平滑。
  • 用途:在中国古代文化里,茅草不仅是一种建筑材料(如覆盖屋顶),还是制作编织品的重要材料之一。此外,在文学作品中,“茅草”也常用来比喻简陋的住所或贫困的生活环境。

造句

  1. 春天来了,田野上长满了翠绿的茅草。
  2. 爷爷住的是个用茅草搭建的小屋,虽然简陋,却别有一番风味。
  3. 这片荒凉之地,只有稀疏的茅草在秋风中摇曳。
  4. 他生活条件艰苦,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
  5. 屋顶上的茅草被风吹得哗啦作响,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气息。

这些句子展示了“茅草”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和情感色彩。请注意,“茅草”通常作为名词出现,在上述造句中用于描述具体事物或环境特征。

分词解释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草。~庐。~舍。名列前~(喻名次列在前面)。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